又到清明祭扫的季节,那不绝如缕的雨丝和不绝于耳的爆竹总能勾起人们缅怀先人、感恩思源的绵绵情感,无疑又是对国人文明涵养的一次检验。
清明祭祖,人之常情。纵观历年清明祭祀的版本,一些人依然钟情于传统的祭扫方式,如烧纸、摆供品、放鞭炮等;有的人把庄重的祭祀变成丑态百出的封建迷信活动,如,烧纸屋、电脑、驾照、汽车、美元和二奶等,以活人之心度死人之腹,陷逝去的先人于不仁不义的尴尬境地,充满了滑稽。清明祭扫应与传统陋习说再见,因为祭奠不能恪守和传承先人的美德,就失去了意义。
清明祭扫,贵在文明。对先人最好的祭奠莫过于继承先人遗志,努力干好本职,为社会多做奉献。笔者主张精神意义上的追思,推崇积极向上的祭奠方式,比如,默哀、植树、献花、献歌等,在先人墓前鞠躬默哀,表达缅怀之情、思念之意,既朴实又庄重;植树祭故人,让追思化作绿色,有利于环保;献一束素花悼念逝去的亲人,既文明又高雅;献歌寄哀思,用音乐传款款深情,多了和风扑面,少了漫天浓烟和遍地灰尘。又如,网上祭奠,鼠标一点就能献花、点烛、上香、祭酒、写祭词,不仅省去了扫墓的车马劳顿,也避免了传统祭扫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虚拟空间祭扫亲人,在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中传承文明,在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恩中铭记和发扬先辈的功德,可谓文明祭悼的方式之一。
清明祭扫,重在安全。前不久,民政部与中宣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围绕文明祭扫的主题,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清明祭扫时间短、空间小、密度高。各部门要对群众祭扫高峰、活动范围、祭扫路线等进行科学安排和有效处置,避免人流聚集、交通拥堵。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做到处置及时妥当、措施得力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