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 真诚的求索
昔日的国路夼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秩序混乱,民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是出了名的“老大难”村。
1991年12月,时任乡石灰厂厂长的 ,临危受命,毅然放弃每年40多万的收入,回村担起了党支部书记这副沉甸甸的担子。
治村必先治乱。上任之初, 就从治乱入手,特别从群众关心和财务问题抓起,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工作。面对一些人的威胁、恐吓,他毫不退缩,对过去的帐目一笔一笔登记、核实、清理。对12个贫困户,他主动垫付2200元。17天时间,500多笔帐全部结清,35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逐个解决,重塑了干部形象,重树了集体权威。
“集体没有实力,办事没有能力”。常建富审时度势,把着眼点放到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以特有的拼劲和韧劲,带领全村群众开始了第一次创业。92年正月初五,他就坐火车到北京寻亲访友谈项目。为了节省开支,他睡在最便宜的旅馆,吃在街头小摊。没有人才,他就在全村和社会上公开叫行喊价,凭本事用人;没有资金,他四处奔波跑贷款;没有厂房,带领群众自己建。在他的带领下,当年村里便扩建了石子厂,组建了运输队,新建了机械厂,三个企业不到半年就上交纯利27万元。93年,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