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县各级中小学校党组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教师为骨干,创新打造“234”工作模式,通过建立健全两项机制、三大平台、四种要求,提升了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得到社会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建立“两项机制”,彰显组织力量。全面摸排全县各中小学校党组织、党员教师情况信息,创新推出“教师互联”“家校互联”两项机制,为工作开展打下扎实基础。一方面,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教师互联”机制,在全县13所中小学校组建党员教师志愿队、服务队,以党员校领导为组长(队长),组织190余名党员青年教师骨干,结对联系乡镇中小学校300余名青年教师,通过政治谈话、教学指导、思想对话等方式,让青年教师接触组织、了解组织、信任组织,并从中精心培育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家校互联”机制,在每所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精心选聘各领域责任心较强、素质较高、服务意识好的家长担任家委会成员,广泛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各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全面听取家委会对于学校运行管理的意见建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搭建“三大平台”,强化组织关怀。留守儿童的主要困难是家庭贫困、家庭教育缺失及学业问题,生活需求也主要集中在希望父母回乡就业创业、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有丰富的课后文化生活和课业辅导、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方面。XX县以关心关怀留守儿童为抓手,针对我县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组织各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全面关怀1600余名留守儿童,传递党组织温暖。一是搭建教育帮扶平台。由几名党员教师、几名留守学生组成一个帮扶小组,构建留守儿童学习档案,针对性地分析研判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常态化给予作业辅导、思路指导等帮扶。二是搭建生活互助平台。针对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自农村,很大一部分儿童寄宿在学校的状况,组建党员教师(职工)志愿服务队,在购置生活必需品、医疗就诊、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给留守学生全方位关爱,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三是搭建成长联互平台。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的运用,抓好科研兴校,推动教学改革,积极主动地探索课程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按,开辟学习园地,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在校园网站开辟“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活动专栏,及时报道“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先进,鞭挞后进。
三、贯彻“四种要求”,增强组织实效。突出“平安、”四种要求,让各个中小学校真正成为家长、学生的放心“港湾”。一是政治要求,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政治建设,建强学校领域基层战斗堡垒。使得教育领域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二是平安要求,将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将开展活动与完善管理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与岗位实践相结合,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教育全体教师增强法制观念和意识,做到懂法、学法、守法,提高依法治教的自觉性。联合县民政局、团县委等部门,前往各乡镇小学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溺水安全、女童“防性侵”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做到全县乡镇基本覆盖。三是公益要求,积极开展“春蕾计划——梦想未来”公益捐助行动,号召全县各级妇联干部、女性社会组织、各届爱心人士积极行动,为“春蕾”捐款,通过各方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共筹集春蕾助学款51798元,各方力量共为梦想助力,用爱护航。四是廉政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党员教师的良好形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按照“抓源头、重预防、建机制、强教育”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抓好两个《条例》的贯彻学习,加强党风监督,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