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心共振 与民情共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贴心人”。如何做到与群众“心贴心”,首要前提是准确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利益诉求,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其“共情”,进而产生“共鸣”,如此才能更好融入群众,开展好群众工作。
共情共鸣须调研先行。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这一重要论断经过实践的反复印证,已经成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调查研究既是基本功,也是大学问。一些党员干部不重视调研,也不善于调研,工作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融不进基层、贴不进群众,以为通过各类统计报表就能对基层情况了然于胸,就是掌握了民情,殊不知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党员干部自己心里要有本“民情账”,经常到群众家里坐一坐,要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了解群众最客观、最真实的生活情况。群众家的门槛踏得多了,与群众的心就靠得近了。只有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沟通交流,唠起家常嗑,群众才能给你掏心窝,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共情共鸣须厚植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群众的感情是“处”出来的,心中没有群众,就会对群众漠不关心;发自内心关心群众,对群众的感情就会与日俱增。现在,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问民生;有的纸上谈兵,不熟民情。归根结底是与群众感情淡了。为民情怀,不是空言空语,而是要植根于干部的内心,体现于干部的言行,更要与人民相处时用心用情,矢志不渝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以人民为师,与群众打成一片,经常下基层、走村串巷,把工作重心和关注焦点放到田间地头、放到群众的家长里短上来。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真诚与群众相处,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时刻检视自己,着力使各项工作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认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