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选、育、管、用”等环节,着力锻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拓宽源头“选苗”,优中选优“提质量”。坚持把思想政治和德才兼备作为村干部队伍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和首位要素,严格选举程序,以集中换届、后续优化调整等为契机,研究制定《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由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带头,通过召开群众会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实地访谈等方式,对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毕业生、在外务工人员、优秀退役军人、“三支一扶”、本地电商达人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各类人才进行深入排查,并结合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村“两委”推荐等方式发现培养,逐村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才库,利用好“线上+线下”沟通联系平台,主动向在外优秀人才宣传富农政策、家乡变化和未来规划等,让其看见家乡发展前景,为其提供政策答疑和服务保障,提高优秀人才回乡发展积极性、主动性。截至目前,向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宣传2800余次,发现培育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56人,补选1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源头活水”。
综合施策“育苗”,教育培养“强本领”。聚焦村干部“头雁”领航本领提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村干部队伍教育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育计划,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内容,创新探索“专题授课+观摩学习+交流研讨”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实践课堂。积极组织村干部赴市内区(县)、贵州遵义、广东东莞等地考察学习、跟岗锻炼,学习先进地区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经验做法,让村干部多角度、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不断创新培育模式,实行“1+N”导师帮带制,由1名包村领导帮带多名村干部,按照“事前帮、事中带、事后促”的工作思路,安排村干部在项目建设、产业招商、安全维稳等重大工作中实践磨砺、成长成才。截至目前,共开设各类主体班14期420人次,赴外考察学习270人次,跟岗锻炼16人次;全面完成了213名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学历提升工作,发展41名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入党。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