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这是继202x年10月确立习近平文化思想后,对文化建设的又一次重要论述,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用一章四个小节专门安排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工作,提出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具体举措。
202x年10月,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宣传思想工作已召开了3次全国性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在此次会议之前,20xx年8和201x年8月,均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从“宣传思想工作”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战略思路的重大调整,即以文化来统贯宣传思想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系统性、全局性、贯通性的思维来全面理解、把握党的宣传工作。
一、为什么改:从“宣传思想工作”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背景和历史脉络
202x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厚重,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内容,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在各地考察各类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并提出一系列要求,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
从“宣传思想工作”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多了“文化”二字,“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文化对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并提出“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新的觉悟和新的认识高度,体现了党和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第一,从文化自信、文化使命的角度看,从“宣传思想工作”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在201x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202x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在202x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地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202x年10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202x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再一次阐述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由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是开放包容的,是与时俱进的,是守正创新的。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不断丰富创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从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实践充分表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早在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第三,从强国建设的要求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一个国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的繁荣安全、国际影响力。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这已经成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第四,从民族复兴的目标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要将全国各族人民统一到党的领导之下,统一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中,“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二、怎么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趋势新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决定》又对这些新要求进行了细化部署。
第一,要巩固文化领导权,对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出新要求。《决定》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与深度互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外部条件、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只有以巩固文化领导权为主线,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才能有新气象新作为。
第二,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提出新要求。《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
因此,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和“一盘棋”的思想,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拧成“一股绳”,整体谋划、专项策划、共同发力,打好“组合拳”,发挥整体功能和联动效应,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内外互通的大宣传工作格局,以系统性战略思维统筹当前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这一基本立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赢得了人心,就是占领了思想文化的阵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广泛汇聚人民力量。广泛选树接地气、聚人气的身边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鼓舞人、教育人、凝聚人。
第三,要不断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念和方式,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出新要求。《决定》提出,要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
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传播生态、媒体格局、民众要求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民众精神需求升级与优质内容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传播业态的不断创新与传统的宣传方式之间的矛盾、严峻的国际传播竞争形势与亟待提高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之间的矛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正能量、有影响、接地气的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传递价值理念,把人们的高昂热情、创造精神、创新活力调动起来、释放出来。
第四,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对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出新要求。《决定》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促进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
当前,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主张,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等,这些理念体现了中国的很多文化传统和思想。世界政治格局和全球治理秩序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交流对促进民心相通意义重大,需要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进行有效对话的话语体系,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条件,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思想、中国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