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数字技术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发挥立德树人作用提供了新机遇。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过去经验,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未来方向,共同推动我省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数据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
数字技术为思政课的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一)有助于打破传播局限,扩大教育资源共享。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推动教育方式转型发展。教育数字化对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赋能思政教育教学得到强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汇集各领域的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快速传播和共享,建立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资源库,提升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运用数字技术,建立“思政课智慧教学平台”,汇集各领域的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局限,让更多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第一,数字技术使得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的思政课主要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讲授,内容相对局限。而数字技术可以把海量的教学资源整合到平台上,提供更加全面、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第二,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中的差距。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数字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更加广泛的共享。
(二)有助于因材施教,提高思政教育的准确度。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往的思政课的讲授基本是建立在学生普遍性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以“大水漫灌”的方式,用同一项教学内容和同一种教学方式去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思政教育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在大数据下,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学校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掌握学生在校的动态,包括学生不同阶段的成绩变化、兴趣爱好、学习偏好、思想动态和行为等信息。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辅助教学系统、数字化教学评价系统等,通过精准评估和数据分析,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学习规律和特点,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教学参考,提高思政课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大数据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指导,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有助于加强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数字化对思政课程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数字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和老师、同学更好地进行多人模式的交流,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第一,教育数字化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工具和平台,例如在线讨论、互动问答等,这些工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互动交流。第二,数字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思政课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社会实践的场景,像走进乡村振兴的现场、参与社区建设等,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感受时代变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思政教育数字化意味着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使教育资源能够通过在线平台、多媒体工具等数字化方式传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数字化工具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和地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数字化工具可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例如在线课程、互动游戏等,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游戏”中学,在学中“玩”,轻松愉悦地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数据分析软件等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正视问题,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思政课数字化进程中也面临着共享资源受限、思政教师数字化授课素养不高、“信息茧房”问题突出、信息隐私安全问题以及师生存在被异化风险等诸多问题,这对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形成挑战。
(一)共享资源受限,共享信息参差不齐。传统思政课教学资源库按照资源共享、有效聚合和充分使用的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功能实现。但是,在资源共享的程度和平台学习资源的质量方面还有所欠缺。首先,对于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投入与其他项目的教研经费比相对较少,而且还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有些学校拥有比较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有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由于竞争因素以及技术原因等,那些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时不能实现较好的共享。其次,由于平台缺乏对教学资源专业性的监管,在思政课数字化的共享资源中,信息的质量可能存在差异。一些资源可能质量比较高,而另外一些资源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例如内容不准确、形式不规范等,影响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数字化共享的资源库中,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些虚假信息可能混杂在真实信息中,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误解或混淆。此外,由于数字资源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学生也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从而可能对思政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部分思政教师的数字化授课素养不高。数字技术使用效果与使用者素质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部分思政教师的数字素养不高和信息技术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的作用。大部分思政教师对数字化课堂都有初步的认知并且会一些基础性的操作,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在资源库给学生录入个人相关信息等,但是对于一些新技能、新知识,例如虚拟技术、人工智能软件等,他们可能有些陌生,应用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一些教师对于思政教育数字化认知不清晰,要么过于依赖技术,要么在实际课堂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思政教师缺乏数字化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一些思政教师可能没有接受过数字技术的培训,或者对数字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在数字化授课中难以有效地运用,影响授课效果。其次,一些教师对数字技术的认知还不够深,有的教师上课时流于表面的形式,在上课时以播放视频或PPT代替自己本身的授课行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难以产生兴趣,另外没有教师的点拨和适时引导,也会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思政课的知识。最后,还有一些教师对思政教育数字化有所抵触,在授课时仍然喜欢照本宣科,继续旧式的“填鸭式”课堂,“一本书”“一根粉笔”“一节思政课”,这样容易让课堂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
(奋书文库原创首发,完整版7500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