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关爱工程”长效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近年来,随着苏北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民工“后方”的稳定,已成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宿豫区以组织实施关爱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儿童、老人和妇女工程(以下简称“农村关爱工程”)为抓手,把和谐建设化为百姓幸福体验,着力打造和谐基层,在阵地创建、载体建设、义工服务、组织保障等方面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关爱工作机制,以关爱凝聚民心,以关爱促进和谐,有效提升了农村社会的“幸福指数”与“和谐系数”。
整合资源,深化关爱阵地的创建内涵。阵地建设是提升关爱工作水平的基础保障。宿豫区在集中推进关爱工作的过程中,着眼长远发展要求,把创建寄宿制学校、守家妇女创业培训基地和农村老人托管场所等三大阵地创建活动,作为关爱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初步探索出一套集“建”、“管”、“用”于一体的关爱阵地创建机制,为“农村关爱工程”的长效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
多元化投入建设。在关爱阵地建设上,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基层实际,不能追求大投入、大建设,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开展关爱阵地创建活动。在关爱“留守儿童”阵地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乡镇中小学校“六有”资源,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渠道,逐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同时,依托寄宿制学校,创建合格家长学校,依托村级组织阵地,村校联建“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和学习小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阵地网络。在关爱老人阵地建设方面,既要鼓励乡镇、村居盘活闲置资产,又要积极吸引民间资金新建、改建托老机构。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了“整合资源建硬件,政府买单送配套,市场运作搞服务”的模式,通过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户,构建了镇有托老中心、村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