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保障,以农贷为支撑,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是关乎贫困地区脱困,进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当前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起步晚、程度低、效益不高,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加快农业产业化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订单农业,扩大产业基地,加强科技指导,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各种服务,初步走上了产供销一条龙,种、养、家为一体,农、林、牧综合发展的产业化之路,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但从总体上说,贫困地区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层次较低,效益不高。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以政府推动为主,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不够,投资模式以政府行政命令下的国家投资和农民投资相结合,投资渠道单一,农民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
(二)农民对加快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的步伐缺乏认识
贫困地区大多以农为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传统小农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以保本经营为主,仍习惯于在自家责任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还没有尝到产业化经营带来的甜头,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不愿在产业化经营中搞大规模资金投入,万一出现风险,血本不归,得不偿失。如地膜覆盖技术已推广了几十年,农民才得以认识,政府采用无偿投资让农民承包塑料大棚,有些农民都不愿承包,一些发展林果业的乡镇,对已投入物力、财力、人力种植的苗木,个别农民人为进行破坏。这说明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中还存在一定阻力。
(三)政府在指导农民进行……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