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办公资料 > 提高偏远学校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指导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

提高偏远学校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指导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所谓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课文念出来。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活动;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化,也是对普通话声、韵、调和音变的综合运用;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一种手段,通过绘声绘色,入情入理的有声语言,阐发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艺术形式,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朗读既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讲,朗读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的波涛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非常重视朗读。他指出:“朗读与研究课文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朗读也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列为大纲所设计的能力训练点之一。可见,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环,应当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从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开始,把课文中蕴藏的东西最直接、最生动地传递给学生,以致深入到他们心灵的深处。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范读水平不高,指导朗读目的性不强,朗读的方法缺乏,朗读的效果不明显等等,其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概况
  (一)研究目的 
  1.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研究朗读指导训练的方法,提高偏远学校小学语文……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