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绣花”功夫托起特殊贫困群众的幸福希望
去年以来,xx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要下足‘绣花’功夫”要求,针对失能、半失能特殊贫困群众“一人失能、全家贫困”突出问题,探索建成城区和集镇脱贫幸福村2个,床位300张,累计集中救助特殊贫困群众105人次,通过剥离致贫因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活之忧、家庭后顾之忧,助力他们“轻装”脱贫奔康。
一、紧扣“三个有”,创新建设幸福家园
(一)群众有需求。围绕脱贫攻坚精准精确要求,该县坚持进村入户、把好调查关,开展民主评议、把好公平关,规范工作环节,把好程序关,推行过公开公示、把好监管关,严格审核审批,把好认定关,精准确定全县失能、半失能特殊贫困群众达309户319人,“背着重疾父母上学”“守着病急过苦日子”的情况比较突出,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少数”,亟待解决困难、轻装上阵、勤劳脱贫。
(二)政府有资源。科学编制脱贫幸福村建设规划,着力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县城郊合并后的村小闲置土地资源和撤除后的乡镇交警中队闲置综合楼,解决了建设时间长的问题和资金投入量大的问题;依托县人民医院医疗资源,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人力及技术资源,解决了幸福村医护人员问题、管理能力问题以及重特大疾病及时转治问题。
(三)资金有保障。整合省养老床位建设补助、救助站建设项目补助、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政策资金1750万元,按老年人、残疾人居住规范标准建设脱贫幸福村。探索“政策解决+赡(扶)养人支付+财政补助”“三个一点”保障方式,整合民政、卫生、扶贫、殡葬等政策资金,将管理、运行、维护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收取每人每月150元入住费,保障日常运转。
二、突出“三个优”,政策兜底幸福生活
(一)优化入住标准。严格锁定入住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将本人自愿、守法遵规、赡(扶)养到位、……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