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问题如果脱离城乡关系,就农村谈农村,是谈不下去的。以农民看不起病为例,在20―30年前,农村的医疗问题也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尽管那时农民也没有很高的 医疗服务,但不至于像今天这样,稍大一点的病就弄得倾家荡产。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后,为什么农民反倒看不起病了呢?主要原因是“医”和“药”大多来自城市,其价格是按照城市生活和收入水平来制订的。所以,农村问题需要从城乡关系的新视角来重新看待。 “耐用消费品时代”到来导致的“断裂”
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去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是3.22∶1。另外的一个计算结果,是将福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结果是6倍。而前一段一家研究单位的研究则得出另外一个结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但这当中包含了实物折合,比如过去一年养的猪长胖多少,树长粗了多少……把这些实物增涨都折成钱,这才达到3255元,这部分非货币收入大约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1/3,所以如果去掉实物这部分,只算货币收入,城乡差距就是4倍多;如果再把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等等都算进去,城乡差距可能达到8倍多。而世界上城乡差距的平均水平是1.5倍,这是非常严峻的情况。
8倍或6倍的差距使得城乡两部分人处在两个不同的时代和世界。更严峻的问题是,两部分人却要面对同样一个市场,同样一种价格。医疗问题就是这样的,城乡8倍差距也好,6倍差距也罢,医疗市场只有一个,药品价格只有一个,而这个价格基本上是贴近城市收入水平确定的。教育价格也是如此,所以仅仅就农村看农村是行不通的,要把它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
读过《光荣与梦想》的人会发现,1929年之前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非常相近:经济繁荣,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能力过剩,购买力不足,汽车、钢铁、房地产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