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十一五”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商业银行缘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信贷权限上收、资金外流严重等因素,信贷服务功能锐减,不少地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已基本退出县域。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作用乏力。因此,在现阶段,农村信用社首当其冲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主力军。无可置疑,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真正要融入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却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
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难点一:农村信用社自身实力较弱,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国有商业银行随着改革的深入,贷款权限上收,存款缴存上级行,使大部分县(市)国有商业银行变成了“储蓄银行”,分流了一部分支农资金;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过高,转存款的利息收入成为邮政部门可靠的收入来源,于是,邮政部门不断加大揽储力度,使邮政储蓄机构成为地方资金的“抽水机”,又分流了一部分支农资金。农村信用社吸存空间已十分狭小,建设新农村旺盛的资金需求与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难点二:农村信用社改革还没有到位,功能和性质不够明晰,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产权关系不明晰,“合作制”的经营方向定位也不明确,风险控制机制还不健全,无法形成明确而成熟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经营思想和机制。
难点三: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水平还不高。由于传统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长期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功能单一的现……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