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办公资料 > 为基层笔杆子“饥荒”开一剂良方 >

为基层笔杆子“饥荒”开一剂良方

有的基层单位反映,现在能写材料的青年越来越少,甚至到了避之不及的地步,出现了笔杆子难求的“饥荒”现象。
  这其中,有的是不敢接,觉得材料工作“高深莫测”,文字功底要求扎实,思考分析要求严谨,自己水平不够,学起来吃力,给予了自我否定,一句“不会”了却“烦忧”;有的是不愿接,认为材料工作“沾手难脱”,越学干得越多,越好干得越久,不想走这条路,更不愿选这条路,给予了自我暗示,同样一句“不会”断了“念想”。与流入削减相对应的是持续流出,有的能力出众,在工作中引起了上级部门注意,走进了新的舞台,有的素质过硬,在选拔中脱颖而出,走上了新的岗位,使得基层笔杆子队伍不仅少了“继承者”更缺了“领头人”。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人”,解决的关键也在“人”,引导“年轻人”消除思想顾虑、强化工作认同即是一剂良方。写作能力本就是公职队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是入队前看文字水平,入队后看材料水平,后者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更强、思考更深,但写作的本质没有变,从根本上讲不存在“会”与“不会”的争论。“写材料”对每名公职人员都大有裨益,如果把“说”比喻成“深思熟虑”后的“直观”表述,那么“写”就是“深思熟虑”基础上的“严谨”表达,既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让我们的思维逻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与释放。有人说,“写材料”难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上,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上。这也是最宝贵的地方,能让我们时刻处于新理论新要求的学习前沿,更有利于把握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对于个人发展受益匪浅。因此,年轻人不应把“写材料”当成洪水猛兽,而应当作为成长的重要历练和必经之路。
  “自己去干”和“看别人干”的收获是不同的,“领头人”也都是从“继承者”慢慢成长起来的,基层单位要多给年轻干部提供锻炼机会,不能到用时现抓壮丁。一方面,要建立导师培养机制,由单位负责综合性材料工作的科室负责人担任年轻干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