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共有十三点论述,其中第十大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作为一名军人,最受鼓舞的就是其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句,聆听后一种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实力,需要一些标志性的证明,而人民军队素质和军人气质,正是一个有力证明。军人都是在他生命的某一段岁月,开了一张空白支票给国家,上面的金额是“最高包括生命”。凡是富有远见的国家,无不把优待军人、军属作为保持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军人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许多年来,凡是美国评选最受尊重的十大职业,军人总是位居前列;英法等国规定,退出现役的军官及随行家属每年可免费乘坐火车、飞机等大型交通工具往返一次。
我国也不例外,“人民子弟兵”“最可爱的人”……不同时期的称呼,凝结着群众对军人的亲近崇仰之情。但军人的社会地位长期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现实状况依旧存在。军人形象和地位就像一个拉扁的U型,宣传给力、协调用力,处突得力,就是U型的两端;反之,就是U型的底端。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缘于辉煌的战绩和军人对社会的贡献,军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当时有句俗话“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军”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经过将近40年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诸多利益关系的调整,诸多矛盾冲突的展开,特别是长期的和平环境,人们国防意识淡化,随之而来的是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荣誉感的下降。一段时期内,军人转业安置难、家属就业难、子女上学难的情况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变,军人社会地位逐步矮化。个别单位对待军人、军属是“文件里重要,现实中次要,关键时不要”;一些网络对军人随意调侃甚至有的恶意侮辱;在军人窗口优先看病和买票也会遭受白眼和质疑;许多家庭存在“当兵少我一家无所谓”、“我不当兵自有他人”的狭隘心理,特别是地方一……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