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殊途同归?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比较,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讨论的重点。1997年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当大家普遍认识到启动民间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时,温州的民间投资一枝独秀,这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老资格的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陈锡文对两个模式的经典代表作都进行过调查。陈锡文前段时间还询问了苏南模式中最极端的代表、著名的华西村老舵手吴仁宝,这位创造了集体致富典范的老书记一点不含糊地说,一国可以两制,一村不可以两制。华西村就是要坚持搞集体经济。而温州的龙港镇则创造了“事业兴旺发达、政府一毛不拔”的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温州模式。据说龙港镇的第一任陈姓镇长,15年前,上边只给了他4000元钱的开镇费。陈镇长聪明地拿这点钱去同济大学请城市规划设计师画了张图。如今,该镇从3000人发展到12万人,累计社会总投资达70多亿元,成为农民建设小城镇的典范。
经济学家们认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启动期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鱼米之乡的苏南就有搞集体经济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有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人才都被本单位锁在笼子里,苏、锡、常地区占尽了上海星期六工程师的便宜,成为上海智力及技术技能资源的强辐射区。而作为海防前线的温州,一无国家投资,二无集体家底,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连弱辐射的光也沾不到。能吃苦的温州人只能选择以家庭作坊和小商品专业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以离土不离乡的家庭工业和离土又离乡的千军万马闯市场的自产自销方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人们发现,苏南、温州两个中国经济最具……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