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古今中外对教师都有着比其他职业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书育人是天底下最高尚、最神圣、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师的师德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而长久的,所以有人对师德的重要性作过这样深刻的比较:“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师德如何,百年之间判盛衰。”
从总体上说,我们的广大教师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注重道德修养的群体,他们在物质待遇比较低、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能够长期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从严要求自己,为培育人才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改革开放和建设市场经济的特殊背景,教师群体日益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风气的复杂影响和干扰,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还未脱离原始积累的时期,物质利益成为人们行为的压倒一切的驱动力,加之这个阶段法制还不完善等因素,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一员的教师也很容易心理失衡,出现了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教师道德建设出现的主要问题
1、敬业精神发生动摇,精力投入严重不足。敬业是现代社会一切美德的起点。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未成年人和尚未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就必然要求为师者有更崇高的敬业精神,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神圣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这一事业之中,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是,现在一部分教师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敬业精神,职业的神圣感和责任感已离他们远去。这些人不能客观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夸大了教师行业实际收入不高的事实,不安心做教师这一行,即使在教师的岗位上,也不肯投入全部精力。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之下,有些教师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