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梁家河》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当我读完这书后,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释怀。一句句带着陕北口音的文字,一张张知青岁月的珍贵照片,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一幕幕场景,让我犹如身临其境,恰似感同身受。
翻开书,第一页红色的背景上写着“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名生在陕北,长在榆林的汉子,陕北高原也是我的根,我热爱着这片土地,留恋着每一个犄角旮旯,这片土地也陪我一起成长,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血气方刚的青年,再到事业有成的中年。但我最想说的却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黄土地满足了黄土人成长、发展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要,让生命得以继续,并根植于她的儿女精神中充满坚韧、低调、质朴、热情的品格。而梁家河精神就是在这种黄土文化中孕育产生的。
《梁家河》书中用许多“小”故事从陕北老乡的角度,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工作、学习、生活的点滴,与当地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过程。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段段动人,章章精彩。让我感动在朴实无华的语言里,顿悟在深沉真挚的情感中,处处折射出了一个“实”字。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小小的梁家河到底蕴藏着什么大学问?透过这本书,我找到了很多大学问。
在读书中修身立志——笃学。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晚上经常是在煤油灯下看书,为凑近点光亮看书,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下,按照自己提出的“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要求,一面进行着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贯穿于……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