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型期企业发展的一般思路和定位
据《京华时报》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国企的第一组改革从1998年至20xx年,以中小企业改革和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为主,破产的企业5010家,涉及员工近1000万人。第二组改革是20xx年后的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的专项改革。”
从以上数据看,近15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变化应该不能算小,转型期内市场仍会对企业及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生产资料配比,供求资源方式、品牌价值等形成冲撞。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把握当前、着眼未来,破除墨守成规的僵化意识。为此,笔者从一般理论层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前瞻性。目的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转变理念,把握市场走势。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或企业下的一个独立的部分要良好、稳健地发展,除了预定的设计,还要持续地追踪、分析判断,不断矫正已研究的方案。调查和研究是前瞻性预测的基础,一个企业未来怎样发展,更多地要依据企业主营方向而定,通常情况是对企业潜在价值的考量和可发展性的把握。虽然,有些企业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于改革而言,如何改才能使企业更趋合理地发展,笔者认为,改革的目的应该衍生出“天天向上”的社会因素。
选择。这里所说的选择只针对一个企业未来发展而言。属性基本相同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其日常经营活动也会千差万别。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基本业务内容大致相同,由于企业决策者价值取向不同,最终可能出现不同的经营结果。换言之,一个企业或企业决策者为员工合成什么营养,企业员工就会给企业或企业决策者提供什么能量。面对今天的变革,市场比服务对象、生产产品更重要。一个企业要长期有效地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决策者对市场波动的应变能力。
布局。无论是从事生产、加工、服务,还是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一旦规划方案获得通……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