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的角度谈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国家的发展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一般的逻辑而言,一国的人口越多,历史越悠久,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则会越多。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但是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却没有相应的表现。美国虽然只有200年的历史、3亿多人口,但是美国对世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巨大的。这说明历史的长短、人口的多少与对文明的贡献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与个体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创造力的发挥息息相关(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关系,个体大于整体),这些又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外部环境密不可分。本文仅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塑造的文化心理视角来做一粗浅的分析。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多是以个体为出发点来组织和架构社会运行的模式,形成了“家天下”的文化模式。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塑造汉民族的心理结构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其论述问题的视角和思路是从个体的情感出发,得出以“仁、礼”为核心观念的社会的道德约束。如,孟子的提出的四端中的仁之端“恻隐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期望通过个人心理的情感本能,建立父父子子的家庭治理模式,来构建社会的君君臣臣的组织架构,最终成为家天下的模式。人生的价值大多是向内的道德的修养即修身,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向外的事功即安天下,寻求外在的功名。这一模式统一在君君臣臣的社会道德关系之中,将个人圈养在“家庭、社会”的身份之下。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得到道德的升华,获得人际关系中的认可。这种关于人的定位,使之缺少了个体独立人格的确立。继而难以建立起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契约关系,也无法系统地架构社会关系。这一社会的组织结构符合了传统农业文明的需要,为统治集团所利用,并通过国家机器日益强化,使个体将这一文化特性融入自身的行为之中,成为自觉追求的行为的规范。这一文化结构的内在自适性,也使之缺少了变化的可能,变得异常的稳固。同时,也限制了个体向外探寻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道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