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意义何在,如何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形之手”又该做哪些调整,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索研究。
一、市场经济与政府行为的发展历程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非固态,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演变。
从国外发展来看:一是18世纪的亚当.斯密经济学说。他在《国富论》中提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市场)能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此后直至20世纪30年代,市场经济都是由斯密学说主导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时代。之后,马歇尔进一步完善了斯密的自由经济学说,强调个人效用,形成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架完全可以自动调节的机器,能够自行解决各种矛盾。二是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学说。凯恩斯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提出的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调控经济运行的思想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里德曼创立的货币主义学派从一开始就批评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反对利用国家政权干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实行货币主义、自由经济来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危机。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滞胀”经济现象的出现,货币主义学派开始广泛地受到重视。
从国内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十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