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研讨:关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之后,村庄规划编制普遍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各地开始对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关键内容及保障机制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不少地方政府都将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但由于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村庄规划编制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编制、轻实施,重理想、轻现实等诸多重点、难点问题,需要从技术层面、公众参与、编制团队等方面予以完善和解决。
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熟悉村庄实际情况的编制团队。
由于村庄规划近几年才成为热点,大部分村庄规划编制是由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团队来完成的。这样就容易导致一是编制团队照搬照套城市规划的路数,规划成果过于超前,规划内容不接地气,规划成了“海市蜃楼”, 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编制团队对村庄规划编制要求理解不透,现状摸查不清,方案绘制不细,规划成了“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
2、缺乏统一规范的编制技术标准。
国家、省、市均缺乏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指导意见,《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把村庄建设用地统一归为一类,没有进行具体细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分类划分标准,导致规划成果参差不齐,给统一管理及指标核算造成困难。另外,部分已出台的村庄规划技术标准也是参照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进行制定的,其建设标准较为严格,在用地指标紧张的农村地区较难实施。
3、编制深度不够,规划成果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目前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较为单一,基本都是按照统一模式来进行的。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以及各个村庄发展阶段的不同,如果按照统一思路进行编制,将使规划显得过于空洞化和理想化,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而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广度”与“深度”的反相逆行,特别是在时……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