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1934年9月上旬,随着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8.6万多人,从江西瑞金出发,踏上了战略转移的茫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越过岷山、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时,毛泽东同志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对革命史而言,它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泽东同志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宏大主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