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普通高中
(二)中职学校
(三)高考情况
二、工作及成效
(一)夯基础,资源配备不断优化
一是完善配套功能
二是升级技术装备
三是优化育人环境
(二)建机制,内涵发展不断拓展
一是建立合作办学机制
二是建立师生激励机制
三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
(三)强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补充高层次师资
二是开展多形式培训
三是实施专业成长工程
(四)抓管理,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开展高质量教研
二是打造高效课堂
三是建立学情信息库
(五)树特色,教学特色不断彰显
一是创建品牌学校
二是探索职普融通
三是注重艺体生培养
三、存在问题
(一)学校教育资源还有待补充
(二)教育教学管理还有待提升
(三)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四)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五)经费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各类设施配置
(二)优化管理,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三)完善机制,着力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四)深化改革,切实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五)强化保障,完善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
全县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情况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报告全县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不断加大高中教育投入,夯实硬件基础、提升软件实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逐渐形成了以政府投入支持为重点,县教科体局指导服务为中心,XX中学、XX一中管理提质为龙头,XX中学、XX中学、XX实验、XX实验等特色发展为品牌,XX职校等中职学校培养专才为支撑的高中教育发展格局。
一、基本情况
(一)普通高中。全县现有普通高中6所,其中,XX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普通民办高中2所(第一实验学校、实验学校)。202x年秋季,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3069人(其中民办普通高中学生2283人),248个教学班,平均班额52.7人,共有教职工1278人,师生比为1:10.23。
(二)中职学校。现有中职学校3所,其中,公办1所(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民办中职2所(益民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2x年秋季,中职在校学生5409人(其中民办中职学生3209人),121个教学班,平均班额44.7人,共有教职工319人,师生比为1:16.96。
(三)高考情况。202x年全县参加高考人数5
…………
给予每人一次性50万元、30万元的补助。设立高三教育教学成果奖,县财政在绩效考核资金中每年拨付200万元,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扬和绩效奖励;设立优秀学生专项激励基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开展“希望工程”、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活动,多路径留住本地优质生源。三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落实县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联系高中学校制度,领导深入学校进行调研,了解学校、教师需求,协调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严格执行《XX县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试行)》《XX县教职工队伍出勤管理办法》等制度,抓深抓细教学“六认真”管理,重点落实“周抽查”“月检查”“期总结”工作,确保过程督导落到实处。完善《县中小学校督导评估考核办法》及督导评估细则,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学校目标绩效发放、干部任免的主要依据。
(三)强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补充高层次师资。采取“三条腿走路”方式引进教师,即到高校招聘紧缺学科教师、选调学业达标的优秀教师、采取外围建档方式引进优秀教师。赋予学校用人自主权,面向全国招录重点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面向全县选调优秀农村教师,面向全国引进名师,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具有高学术水平、突出教学业绩的学科带头人来XX任教,202x年成功签约省属公费师范生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高中学校高学历教师占比不断提升。二是开展多形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创新实施研训结合、以研促教教师培训模式,利用“国培计划”、各级继续教育培训等平台,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开展与XX区4所结对共建高中在干部互派、教师交流、跟岗学习等方面交流互动。邀请省教科院、西华师范大学等专家到我县开展高中教学能力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和现场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三是实施专业成长工程。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将教师读书成长、课堂教学提升、教材与课标研读、学科学术与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纳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持之以恒地抓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职业技能始终处于生长状态。
(四)抓管理,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开展高质量教研。建立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选拔具有高学术水平和突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加入名师工作室,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研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教师快速成长;推行每学科每周“半天无课日”,集中时间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与成渝地区优质学校(XX八中、XX七中、XX中学、XX中学等)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合教研活动,注重成果转化,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二是打造高效课堂。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为引领,全面推进高中“因校制宜”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引导高中学生基于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自主选择等级性考试的学科组合,优化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促中、补差”工作。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广电职校与深圳三江电器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与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特种作业培训考试中心(电力人才培育基地和产教融合中心),打造电力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基地,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模式”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建立学情信息库。以全县中考入口为基础,建立大数据平台,每学期对照全市发布的数据,横向、纵向综合评比,根据一诊、二诊的学情变化数据,进行校际之间对比分析,校内对比分析,科学评估教学工作的成败得失。聘请第三方质量监测机构对学校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形成完整的质量监测体系,为学校质量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五)树特色,教学特色不断彰显。
一是创建品牌学校。在打造教育品牌上做文章,全力支持XX中学创建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型),与XX七中联合推行“录播班”“直播班”教学模式,班规模严格控制在50人内,并配置优质师资,强化针对性的教学教研,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中考尖子生,有效遏制了长期以来我县中考尖子生外流的现象,留住优质生源,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二是探索职普融通。着力推进普职融通试点,根据XX教体发〔202x〕4号文件精神,202x年,XX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与顾县中学举办的职普融通试点班,招录学生28人,与XX一中举办的职普融通试点班,招录学生24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生自主选择通过高职单招、对口招生考试等渠道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三是注重艺体生培养。完善艺体生培养管理制度,注重学生在音、体、美特长教育上的发展,形成设施完备、训练有方、管理到位、自成一体的特长教育体系。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制订艺体教学规划,推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学练一体培养模式,“一对一”精准指导,带动学生多元化发展,每年都有100多名艺体生圆梦大学。
三、存在问题
(一)学校教育资源还有待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和老化问题一直是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难点之一,高中学校硬件设施仍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