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当前,X市正处于城市建设加速推进、重大项目集中落地的关键时期,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根基与未来。近年来,我们在招投标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围标串标、资质造假、违法转包分包等顽疾尚未根除,部分问题甚至呈现隐蔽化、复杂化趋势,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公共利益。今天召开此次推进会,就是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向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发起总攻,全力营造公平竞争、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招投标领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前沿阵地”。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招投标领域的任何漏洞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从中央到地方,对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的要求愈发严格。我们开展专项整治,绝不是“一阵风”,而是基于政治考量、发展需要和民生诉求的必然选择。只有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才能深刻理解此次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规范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工程项目招投标作为公共资源交易的关键环节,关乎国家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从近期中央巡视反馈的问题来看,招投标领域违规操作、权力寻租等现象仍是腐败高发点。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关于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在X市落地生根。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这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良好的招投标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兄弟城市通过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反观X市,据市发改委统计,近三年因招投标问题导致项目流标、延期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外地企业因担心市场环境不透明而放弃参与投标。当前,X市正处于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关键阶段,亟需通过专项整治打破市场壁垒,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这是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需要。市每年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这些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备受群众关注。一旦出现围标串标、违法转包等问题,不仅会造成财政资金浪费,更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比如,去年曝光的区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因中标企业违法转包,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居民多次投诉,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我们必须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守护好群众的“救命钱”“幸福钱”,让每一个民生项目都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