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年。xx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水平,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一)持续扩大“两个覆盖”
1.深化新兴领域全覆盖攻坚行动,聚焦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新一轮排查摸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民政、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精准掌握新兴领域主体数量、分布情况和党建工作现状。
2.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推动在6月底前全部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率较上一年度提高xx个百分点。
3.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开展流动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活动,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和志愿服务。推广使用“xx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4.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庆祝建党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标准,从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工作保障等方面明确要求,推动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开展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思路,对不同星级的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党组织晋位升级。
6.推动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新就业群体需求,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创建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鼓励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在服务社会、参与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文明示范员。
二、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一)深化网格治理
7.优化网格设置,按照“全域覆盖、规模适度、动态调整”的原则,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推进“多格合一”,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和“15分钟生活圈”相融合的综合网格体系。科学划分网格边界,明确网格职责,确保网格内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8.加强网格力量配备,推动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下沉网格,充实网格工作队伍。建立网格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网格内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网格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9.强化网格信息化建设,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建立网格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更新和共享共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网格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镇”。
(二)加强协商共治
10.完善协商议事机制,健全“三会”制度(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会议),规范协商议事程序,明确协商议题、参与主体、协商方式和结果运用。拓宽协商渠道,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推动协商议事常态化、制度化。
11.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助、场地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12.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问题。鼓励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社区达人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为基层赋能减负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