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学习教育读书班集中研讨,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再学习、再深化,更是对街道党工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一次政治体检、作风淬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作风建设,开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作为基层党工委书记,我始终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是基层治理的“生命线”,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更是赢得群众信任、夯实执政根基的“定盘星”。今天,我将围绕“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新时代基层作风建设‘硬核力量’”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铸魂补钙强根基,在深化思想认识中校准作风建设“坐标系”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信仰之基。政治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根”与“魂”。我们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结合街道实际,创新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月”“先锋故事会”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用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化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上自觉的前提。我们要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研讨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要紧密结合街道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活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实际行动。例如,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民生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
(三)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晴雨表”。通过开展“民情大走访”“群众接待日”等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实打实解决群众困难。要建立“群众诉求清单”和“整改落实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要创新服务方式,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建章立制强保障,在完善制度体系中织密作风建设“防护网”
(一)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拧紧“责任链条”。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责任担当。街道党工委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作风建设责任清单》,明确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党工委统筹部署、纪工委监督检查、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健全制度规范体系,扎紧“制度笼子”。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我们要结合街道实际,修订完善《街道机关工作制度》《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重点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细化公务接待、会议管理、文件审批等具体要求,堵塞制度漏洞。要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党员干部行为禁区,划出纪律红线,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