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专项整治工作总体开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强化组织保障
(二)全面动员,深化自查自纠
(三)精准发力,严查突出问题
二、专项整治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一)招标人主体责任缺失问题突出
(二)投标人围标串标现象屡禁不止
(三)评标专家履职不规范问题多发
(四)代理机构违规操作乱象丛生
(五)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问题存在
三、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及长效机制建设
(一)严查重处形成强大震慑
(二)制度完善筑牢监管堤坝
(三)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
(四)标本兼治优化营商环境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持续深化问题整改
(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四)探索智慧监管创新
……
全市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我市自XX年XX月起至XX年XX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本次整治以“查问题、促整改、建机制、优环境”为目标,聚焦招投标关键环节,深挖细查违纪违法问题,推动招投标活动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专项整治工作总体开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强化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纪委监委、住建、发改、财政、交通、水务等12个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案件查办、监督检查、制度建设4个专项工作组。制定《全市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三阶段、八重点”任务,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机制。各县(市、区)同步设立专项整治机构,形成
……略……
谈招标人代表21人次,责令整改项目28个。
(二)投标人围标串标现象屡禁不止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投标人存在IP地址重复、投标文件异常一致等围标行为。如某绿化工程招标中,3家投标企业标书编制人员为同一人,且投标保证金均从同一账户转出;某装饰工程招标,5家投标单位报价呈规律性差异。整治期间,共移送公安机关围标串标案件1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7人,行政处罚企业48家,罚款金额1280万元,取消1年内投标资格企业3家。
(三)评标专家履职不规范问题多发
个别评标专家存在打招呼、私下接触投标人、不按规定评审等违规行为。如某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对投标人资质审查不严,导致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中标;某专家库成员在微信群中透露评标信息,为他人谋取中标。累计处理违规评标专家15人,其中取消评标资格3人,暂停评标资格12人,通报批评并扣减年度考核分28人次。
(四)代理机构违规操作乱象丛生
部分代理机构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操纵招投标流程。如某代理机构协助招标人篡改评标结果,使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企业中标;某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泄露投标人报名信息,收取好处费。共查处代理机构违法违规案件19起,吊销营业执照2家,停业整顿12家,列入“黑名单”5家。
(五)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问题存在
行业监管部门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现象,对招投标活动事中事后监管缺失。如某县住建部门对招标文件中明显排斥性条款未予纠正,导致项目流标;某区交通部门对评标专家违规行为调查处理不及时。共追责问责监管人员1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6人。
三、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及长效机制建设
(一)严查重处形成强大震慑
本次专项整治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7件,其中涉及公职人员12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追缴违法所得2100余万元。通过集中曝光典型案例、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方式,释放从严执纪信号。如公开通报某国企负责人干预招投标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某评标专家收受贿赂被判刑等案例,有效净化市场生态。
(二)制度完善筑牢监管堤坝
修订完善《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评标专家库管理细则》等制度12项,新增《电子招投标监管平台操作规程》《异常投标行为监测预警规则》等文件6项。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招标代理机构“红黑名单”制度,实行信用联合惩戒。在全省率先推行“评定分离”改革试点,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与专家评审权分离,从制度层面减少人为干预。
(三)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
升级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增加“标书查重”“IP锁定”“报价规律性分析”等智能预警模块,实现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留痕。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整合住建、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信息,构建投标人“画像”数据库。推广远程异地评标,打破地域壁垒,累计完成跨市评标项目32个,有效防范“熟人评标”风险。
(四)标本兼治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专项整治,全市招投标市场透明度显著提升,企业成本有效降低。据统计,整治后项目平均节约资金率由12.3%提高至15.6%,外地企业中标率由38%提升至51%,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42%。在XX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招投标指标排名跃升4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持续深化问题整改
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行政处罚、刑事追责、党纪政务处分执行到位,督促相关单位健全内控机制。对尚未办结的案件挂牌督办,实行“一案一专班”,确保年底前全部清零。
(二)推进信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