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关于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总结前期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刚才,XX同志通报了建设年行动前期进展情况,XX区纪委、XX县纪委、市纪委监委XX室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高度政治自觉扛牢建设责任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肩负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三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推进“三化”建设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本质上是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严格程序规则、强化权力制约,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精准落实。只有将“两个维护”贯穿于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通过规范化的流程、法治化的方式、正规化的管理,才能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推进“三化”建设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主干位置、发挥重要作用,其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程度直接影响监督体系整体效能。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监督执纪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对精准把握政策策略、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三化”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执纪执法的规则程序,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协同性,才能更好地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推动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格局。

  (三)推进“三化”建设是坚守人民立场、回应群众期盼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工作连着民心民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我们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但仍有个别地方存在执法不规范、处理不公正、程序不严格等问题,损害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就是要把执纪执法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制度层面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怎样监督监督者”的问题,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让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推进“三化”建设是锻造过硬队伍、应对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一线,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多,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大。近年来,我们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仍存在少数干部法治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足、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推进“三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严密的监督机制,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尊崇法治、敬畏党纪,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以过硬队伍保障纪检监察事业行稳致远。

  二、准确把握“三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和目标任务,以系统思维推动重点工作突破

  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规范化是基础,解决的是“工作怎么干”的程序问题;法治化是关键,解决的是“权力如何用”的依据问题;正规化是保障,解决的是“队伍怎么带”的标准问题。我们要紧扣“制度更完善、程序更规范、监督更有力、队伍更过硬”的目标,统筹推进“三化”建设各项任务。

  (一)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础,构建严密高效的工作流程体系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