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结合工作实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作风建设重大意义,筑牢思想根基
(一)作风彰显形象,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的外在体现,是党的形象的直观反映。优良的作风能够展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和公信力。反之,不良作风则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回顾历史,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正是凭借着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略…… 上有新的转变,在工作中有新的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精准把握作风建设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
(一)常抓不懈落实八项规定,坚守纪律底线。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作为组织部门的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二)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树立良好形象。“四风”问题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坚决予以整治。要着力解决工作不实、脱离群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通过持之以恒地纠治“四风”,推动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在全社会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坚定不移反对特权思想,维护公平正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组织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决杜绝任人唯亲、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使其深刻认识到特权思想的危害,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侵蚀,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防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产生。
三、积极探索作风建设有效路径,推动常态长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我们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加强党性教育,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让党员干部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做到廉洁自律。通过持续不断的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抵制不良作风的思想防线。
(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确保制度刚性运行,对违反制度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