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学校党委书记在财务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

学校党委书记在财务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目录/提纲:……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预算执行效能显著提升

  二是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服务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强化制度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突破

  四是坚守底线思维,风险防控屏障更加稳固

  一、构建多元化资金筹措体系,增强发展动能

  1、锚定国家战略,争取政策型资金支持

  2、激活社会资源,拓展市场化筹资渠道

  3、盘活存量资产,释放资源转化效益

  二、强化精准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1、聚焦战略领域,实施“强基跃升”计划

  2、严控一般性支出,树立“成本办学”理念

  3、倾斜民生工程,筑牢发展根基

  三、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激活资金运行效率

  1、健全项目库管理模式,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2、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倒逼资金提质增效

  3、推进智慧财务建设,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四、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筑牢财经纪律防线

  1、织密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

  2、强化技术监管,实现动态预警

  3、厚植廉洁文化,压实主体责任

  ……

  学校党委书记在财务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学校财务工作会议,旨在总结成绩、分析问题、谋划发展。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对全体财务战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财务工作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总基调,以更高站位服务发展大局,以更实举措破解瓶颈难题。上学期,学校财务工作围绕"提质增效、服务大局"的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开源节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防控,为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师生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预算执行效能显著提升。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和资金压力,学校坚持"保重点、调结构、提效益"原则,科学编制并动态优化年度预算。截至上学期末,预算执行率达91.2%,较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基础改造等重点项目资金到位率100%,充分保障了"双一流"建设、智慧校园升级等关键任务。通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现资金使用效率量化考核,教学设备购置、

  ……略…… 

  式。全校上下必须树立“开源就是硬道理”的共识,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挖掘社会资源潜力,以创新思维拓宽资金“蓄水池”。

  1、锚定国家战略,争取政策型资金支持。紧盯“教育强国”“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方向,建立“学科-团队-平台”联动申报机制。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领域,组建跨学科攻关专班,力争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实现突破,确保纵向科研经费增长15%以上。同时,抓住“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契机,主动对接教育部、财政部专项支持政策,提前储备3-5个标志性建设项目。

  2、激活社会资源,拓展市场化筹资渠道。实施“百企千校友”计划,成立校企合作联合研究院,探索“企业出题、学校解题、市场验题”的横向课题新模式,力争横向经费占比提升至总收入的30%。深化校友资源开发,建立校友企业“成长伙伴”数据库,重点培育20家校友企业成为战略合作单位。创新捐赠激励机制,推出“冠名讲席教授”“实验室共建基金”等定制化项目,力争年度捐赠收入突破5000万元。

  3、盘活存量资产,释放资源转化效益。全面梳理校园闲置空间、仪器设备、知识产权等资源,建立“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运营机制。推进“共享实验室2.0”计划,面向社会开放测试分析、中试平台等服务,年度创收目标1000万元。加快知识产权转化中心建设,探索“专利+股权+分红”混合收益模式,力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增长50%。试点校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出版社、设计院等实体经营,释放市场化运营活力。

  二、强化精准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XX年,学校资源配置必须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以“刀刃向内”的决心优化支出结构,构建“保战略、强基础、惠民生”三位一体的资金分配机制,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1、聚焦战略领域,实施“强基跃升”计划。按照“学科分层、动态调整”原则,将70%以上资金投向新工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设立“学科特区”,对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给予连续3年不低于20xx万元的定向支持;对具有潜力的新兴学科,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配置种子基金。建立“人才-平台-项目”捆绑投入机制,确保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经费占比不低于25%,国家级科研平台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严控一般性支出,树立“成本办学”理念。全面推行“零基预算+负面清单”管理,刚性压缩行政办公、会议差旅等非必要支出,明确要求二级单位公用经费压减10%。建立“成本核算中心”,对水电能耗、设备运维等实施定额_,推行“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试点“院系财务包干制”,赋予教学单位自主调配结余资金权限,激发节支增效内生动力。

  3、倾斜民生工程,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师生为本”,将改善办学条件作为资源配置重点。投入800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完成青年教师公寓改造、学生宿舍智慧化升级;设立“教学保障专项”,确保智慧教室覆盖率提升至90%、实验设备更新率不低于15%。建立“急难愁盼”项目快速响应机制,每年预留20xx万元专项资金,优先解决师生关切的食堂、医疗、通勤等痛点问题。

  三、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激活资金运行效率

  破解资金使用“碎片化”“低效化”难题,必须向改革要动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资金管理从“被动应付”向“主动赋能”转变。

  1、健全项目库管理模式,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先谋事后排钱”原则,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按照“学术委员会论证—财务处审核—党委常委会审定”流程入库管理。XX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二级单位项目申报培训,确保入库项目符合学校战略方向。实施“预算执行与项目绩效双挂钩”机制,对执行率低于80%或绩效评价未达标的单位,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