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国企党委书记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国企党委书记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目录/提纲:……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改革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国企改革是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抉择

  (二)国企改革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战略举措

  (三)国企改革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

  二、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国企治理体系

  (一)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二)以健全市场化机制增强发展动能

  (三)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以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控制力

  (五)以健全监管体系筑牢风险防线

  三、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为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二)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三)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

  二是鼓励探索创新

  三是凝聚改革合力

  ……

  国企党委书记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动员全国国资国企系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动真碰硬"的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刚才,有关部门通报了改革进展,部分企业作了交流发言,大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下面,我围绕"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党建引领"三大主题,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改革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国企改革是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抉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作为中国

  ……略…… 

  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在充分竞争领域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建立差异化_模式,完善"混改"企业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探索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计划,真正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加强"混改"后评价工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只"混"不"改"、效果不佳的及时纠偏。

  (二)以健全市场化机制增强发展动能。全面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赛马"机制,打破"铁交椅""大锅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手段,让核心人才"名利双收"。

  (三)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攻关模式,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双轮驱动,建设一批灯塔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联合攻关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四)以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控制力。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能源、矿产、粮食等关系国j-a全领域,打造一批旗舰型龙头企业;在装备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新基建、新能源、新消费等领域,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建立"负面清单+动态监测"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五)以健全监管体系筑牢风险防线。完善"三位一体"国资监管体系,构建"专业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的闭环机制。加强出资人监督,推行"委派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联签"制度,实现财务监督全覆盖。深化审计监督,建立"轮审+专项审计+数字化审计"新模式。强化纪检监察监督,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海外经营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靠企吃企、利益输送等问题。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

  三、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为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化学习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不折不扣落实。加强政治监督,紧盯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查处"七个有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和专业能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建立"梯队培养+赛场选马"机制。加强干部交流锻炼,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促进复合型人才成长。完善考核评价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