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专题党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

专题党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质量强党,首重基层。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是我们党_理政、管党治党的固本之策。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从党的领导看,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基层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质效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有效贯彻,直接关系机关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素质能否持续提高,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以实现。只有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各级党和国家机关才能切实担负起各项职能、发挥好应有作用。

  (二)从党的建设看,这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机关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党对各级机关工作全面领导能否有效实现,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党在实际工作中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始终……略…… 党务干部主动作为与职能处室响应落实有温差,就党建抓党建,没有奏响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大合唱”。

  (三)重学习轻转化,理论武装与指导实践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理论学习中重任务完成、轻结合实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不突出。有的理论学习站位不高,没有站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去看待,学习主动性不足。有的理论学习质量不高,组织学习“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学习缺乏深度,有“虚功”无实效。有的理论学习转化不够,结合本行业本系统实际不足,没有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四)重形式轻质效,形式程序与引领赋能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重程序、轻质量,引领赋能的作用不突出。有的对党建引领认识不深,忽视了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保障作用。有的党建引领思路办法不多,“上下一般粗”,只重“规范”、忽视“规律”,“赋能”成为“负担”。有的党建促业务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基层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重典型轻整体,点上开花与面上提质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把握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辩证关系,存在重局部打造轻整体提升的现象,示范带动的作用不突出。有的选树典型形式化,把试点曲解为“景点”,生搬硬套、华而不实。有的示范带动一般化,典型只“树”不“学”、只“树”不“用”,“一枝独秀”没有变为“满园春色”。有的推广运用简单化,缺乏分类指导,习惯于统一化部署、集中式推进,导致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六)重部署轻考核,考核评价与结果运用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布置了”当“做成了”,把“做了”当“做好了”,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不突出。有的考评指标不科学,习惯于照抄照搬,搞“上下一般粗”,没有结合实际作量化设计。有的考评运用不衔接,对先进不宣传、对后进不剖析,考核走过场,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升提拔关联不强。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凝心铸魂增强政治功能,提升政治引领力。一是强化政治统领。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坚守政治机关根本属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要求,丰富建设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模范机关建设提质增效。二是夯实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年轻干部这个“重要_”,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抓好列席旁听、经验交流、典型宣传、学习培训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三是严明纪律规矩。聚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政治监督,建立完善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台账管理、督查问责等工作闭环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强化纪律规矩刚性约束。

  (二)聚焦赋能增效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组织保障力。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健全优化分类指导机制,分类制定党的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增强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培育选树机制,加强典型案例挖掘解剖、宣传推广,带动促进基层党建质效提升。二是建强党员队伍。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严格把好入口关,着力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体系。完善党员成长关爱措施,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制度。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选树“四好”党员,健全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等机制。三是狠抓作风建设。培树新风促担当,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纠治歪风强效能,聚焦“为基层减负成效不佳”等问题,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驰而不息纠“四风”、正作风。加强教育明底线,抓好以案促学、以训助学,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

  (三)聚焦协作联动助力中心大局,提升协同推进力。一是组织协同促融合。创新组织设置,按照职能相近、地域相邻、优势互补原则,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功能型党组织、党员突击队等,把不同领域、行业的党组织链接起来。加强横向联合,发挥机关工委组织优势,推动本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强化整体协作。二是工作协作促融合。资源共享党员联育,建立发布阵地资源、平台资源、人才资源等基层党建资源清单,发挥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工作联推活动联办,通过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常态化举办产业对接、项目推介等活动。三是服务大局促融合。紧盯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党建联建,发布共同倡议、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制定制度,推动组织资源、优势、力量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胜势、人民福祉。围绕地方党委部署,通过建立基层党建片区联席协调会议、开展基层党组织组织联建、设立临时党支部等,协同推动政策、资源、力量直达直通项目建设、园区发展、产业培育。

  (四)聚焦互融互促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