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心理健康教育党课讲稿:直面挫折、永不言弃者终将圆梦 >

心理健康教育党课讲稿:直面挫折、永不言弃者终将圆梦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在我们精彩的职业生涯中,前进的征途中不仅仅有鲜花和掌声,陪伴我们更多的是崎岖与坎坷。那么当我们在前进的征程中遇到这些崎岖坎坷的时候,是坚定信心鼓起勇气跨越这一道道沟壑、越过这一道道险滩,还是在挫折、困难面前选择退缩,就地躺平,从此一蹶不振。这对于我们新时代党员来说,不是一道选择题,我们除了冲锋向前,别无选择,不管前行的路多么崎岖坎坷,我们仍要笃定前行,一往无前。今天,我们就以“永不言弃者终将圆梦”为题,一起聊一聊怎么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困难。

  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把挫折当转折,于困境中奋起

  什么是挫折呢?《心理学大词典》对挫折的定义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现实中,我们都会遇到。其中在大家反映比较多的,有和朋友的关系因小事闹僵,亲人的离世,不被理解,被上级误解,受批评,能力被否定,工作受阻,工作节奏跟不上,面试碰壁,找不到工作没钱,孤独没有朋友。有人对“挫折”做过这样的解读,说挫折和挫败虽一字之差,细想起来却大有不同。有的人把遭受挫折当成转折,这叫挫折;而有的人把遭受挫折当成失败,这就叫挫败。能把挫折当转折的人,会主动吸取教训,重整行装再出发;而把挫折当挫败的人,只会垂头丧气,从而一蹶不振。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挫折是锻炼自己成长进步的“磨刀石”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年轻党员来说,挫折是成长进步道路上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要学会把挫折当成人生中的“存折”,转化为奋斗道路上的正能量和新动能,让挫折成为锻炼自己成长进步的“磨刀石”。人的成长成才是有规律的。能力并非凭空而来,也不是自己说有就有。古人说,“逆则生,顺则夭矣;逆则圣,顺则狂矣”。人一直处于顺境中就会骄狂、颓废未必尽然,但是逆境更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是肯定的。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亚洲短跑纪录的苏炳添,在一次比赛中曾因压枪起跑而被红牌罚下,这让他一度害怕起跑,几年后又经历腰伤退赛,但他还是勇敢地站在起跑线上,并“一战封神”。苦难和挫折,有时是给人以挫败感,但也激发人的斗志和潜能。没有比“躺平”更容易的姿势,也没有比半途而废更轻松的逃避方式,但选择了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就选择了持续成长。

  (二)挫折是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垫脚石”

  有的人陷于挫折带来的痛苦,消极颓废、意志崩溃,挫折成为人生走下坡路的起点;有的人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愈挫愈奋,使挫折成为通向事业成功的起点。挫折能够昭示前进的方向,我们党从一叶红船出发,经历了诸如大革命失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无数挫折后,才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挫折能够激发拼搏的动力,人在顺利时往往容易松懈,甚至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但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反而会更加振作、拼劲十足,最终达到甚至超过预期。年轻的我们应当把挫折当作成长路上的路标和灯塔,时时提醒自己该往哪里走、不该往哪里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实现奋斗目标。

  (三)挫折是助自己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人的生命就像海水在奔腾,不遇到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挫折,倘若把挫折当成挫败,沉湎于痛苦和埋怨之中,无限放大负面情绪,所受挫折就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会让你离成功渐行渐远;唯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正视挫折,从中发现和看清自身弱点,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从挫折中找到成功之法,让挫折成为助自己走向成功的“铺路石”。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却遭到围攻和断粮的窘境,但他没有放弃;屈原遭小人陷害,正确的主张不被楚王采纳,反而遭到了流放,即便如此,他也未曾屈服;孙膑受到同门庞涓妒忌迫害,被挖去膝盖骨,可他研修兵法从未停止过……事实证明,善待挫折,把它当作通往成功的铺路石,就能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助力自己走向成功。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