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XX镇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蓝莓种植,探索出“622”强农惠农富农新模式,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XX市“622”强农惠农富农模式的主要做法

  “622”模式是按照各方占股比例进行分配,农户占股60%、村集体企业占股20%、龙头企业占股20%,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积极性,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发展的乡村共同致富之路。

  (一)坚持组织引领,强化资源整合

  XX镇党委和政府主动靠前谋划,在发展蓝莓种植中发挥主导作用,成立蓝莓种植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和种植户三级责任体系。积极引导各村党支部在发展蓝莓种植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各方围绕“622”模式反复沟通协调,形成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干领着干,党员、种植能手、明白人、带头人跟着干的格局。XX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进行整合。在土地整合方面,全镇14个村(社区)党总支抱团组建村集体企业,由村集体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分散的农户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同时,积极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道路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在资金整合方面,村集体企业通过整合对口的财政资金、村集体资源资产,还通过实体化运营统筹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财政惠农资金,并将“622”模式经营收益滚动投入使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劳动力整合方面,农户通过投入日常管理、采摘等劳动力,参与到蓝莓种植的发展中。通过对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的有效整合,为“622”模式的推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合作模式,明确各方责任

  XX镇“622”强农惠农富农模式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独特的运作方式。在这一模式中,农户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投入土地、大棚、农资用品,并负责日常管理和采摘等工作,成立家庭农场。这使得农户能够直接参与到蓝莓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村集体企业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为农户购买苗木、改造棚膜、建设水肥系统,积极搭建起农户与企业对接的桥梁。通过整合资源,村集体企业为农户提供了必要的生产条件支持,降低了农户的前期投入成本。龙头企业则主要负责提供苗源、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在利益分配方面,蓝莓销售收入按照农户60%、村集体企业20%、龙头企业20%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充分考虑了各方的投入和贡献,使农户能够获得较大比例的收益,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热情;村集体企业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用于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则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通过与农户和村集体的合作,实现了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在运作过程中,各方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户在龙头企业的技术指导下,按照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村集体企业协调各方资源,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龙头企业则依靠其市场优势,确保蓝莓能够及时、高效地销售出去。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XX镇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定种植标准,加强技术指导

  龙头企业在蓝莓种植过程中为农户提供了明确且严格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在株距方面,要求根据蓝莓品种和种植环境,合理控制株距,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确保植株之间的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保证每株蓝莓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修剪环节,龙头企业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冬季修剪要在蓝莓休眠期进行,剪除病枝、弱枝和过密枝,以改善树冠内部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夏季修剪则注重控制新梢的生长,及时摘心,促进侧枝的萌发和花芽的分化。同时,修剪时要注意切口的平滑,避免对植株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采摘环节同样有着严格要求。龙头企业规定了蓝莓的成熟度标准,只有达到一定的色泽、大小和硬度的果实才能采摘,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为了确保农户能够严格遵循这些标准和要求,龙头企业还会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及时为农户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农户能够科学种植、高效管理,保障蓝莓的产量和质量。

  (四)注重人才培养,完善推广机制

  在培养人才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政府和龙头企业联合为农户提供蓝莓种植技术培训,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新品种的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举办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构建乡土人才信息库,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日常的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服务。不断完善蓝莓推广种植和扩大销售机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蓝莓品种选育,培育出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探索更高效的栽培模式,不断加大对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形成了完善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市场调研,积极扩大蓝莓销售渠道。一方面,与大型商场超市建立稳定合作,让蓝莓进入更多线下门店。另一方面,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