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立足育人根本,充分肯定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效
(一)思想引领筑牢红色根基
(二)实践育人打造特色品牌
(三)关爱帮扶彰显教育温度
(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
二、把握时代方位,深刻认识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从战略全局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出更高要求
(二)从教育变革看,双减政策深入推进,教育评价体系加速重构,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
(三)从青少年特征看,Z世代青少年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价值取向多元、思想活跃敏锐,但辨别能力尚需引导
(四)从工作自身看,部分学校关工组织存在边缘化倾向,活动形式有待创新,资源整合效率不高
三、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开创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铸魂育人工程,构建思想引领新体系
1、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行动
2、实施价值观培育计划
3、加强网络思想引导
(二)实施实践育人工程,打造特色活动新品牌
1、深化阳光少年主题教育
2、开展劳动创造幸福行动
3、实施文化传承计划
(三)实施关爱护航工程,构建服务体系新机制
1、开展精准关爱行动
2、实施家校共育计划
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激发组织建设新动能
1、加强组织建设
2、建强五老队伍
3、创新工作机制
四、加强党的领导,为关工委事业发展提……
在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总结近年来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成效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首先,我谨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向长期奋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线的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这项事业的各部门、各学校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一、立足育人根本,充分肯定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五老"队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开展青少年思想引领、实践教育、关爱帮扶等工作,形成了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关工品牌,为培养时代新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思想引领
……略……
相关经验被《中国火炬》杂志专题报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关工委同志辛勤付出的结果,更是广大"五老"无私奉献的结果。实践证明,教育系统关工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特色平台,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把握时代方位,深刻认识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青少年成长环境呈现新特点,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从战略全局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出更高要求。关工委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从教育变革看,"双减"政策深入推进,教育评价体系加速重构,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关工委工作要适应教育转型需求,在课后服务、实践教育、心理辅导等领域发挥独特优势,助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三)从青少年特征看,"Z世代"青少年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价值取向多元、思想活跃敏锐,但辨别能力尚需引导。关工委工作要创新话语体系,运用新媒体手段,增强思想引领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四)从工作自身看,部分学校关工组织存在"边缘化"倾向,活动形式有待创新,资源整合效率不高。需要我们持续深化机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关工委工作从"活动型"向"育人型"转变,从"阶段性"向"常态化"升级。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既巩固传统优势,又拓展创新空间,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开创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系统关工委要重点实施"四大工程",构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一)实施"铸魂育人"工程,构建思想引领新体系
1.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行动。整合"五老"红色资源,开发"四史"教育系列微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路线,建立"思政教师+五老讲师+实践导师"协同育人模式。
2.实施"价值观培育"计划。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组织"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加强网络思想引导。组建"银发wx队",开设"五老直播间",制作"红色微故事"系列短视频,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
(二)实施"实践育人"工程,打造特色活动新品牌
1.深化"阳光少年"主题教育。拓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等六大实践模块,建立"学校+基地+社区"联动机制,每年组织市级示范活动100场以上。
2.开展"劳动创造幸福"行动。建设"校园劳动实践基地"200个,开发"节气农耕""非遗技艺"等特色课程,组织"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
3.实施"文化传承"计划。组建"非遗传承志愿者"队伍,开展"戏曲进校园""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建立1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三)实施"关爱护航"工程,构建服务体系新机制
1.开展"精准关爱"行动。建立特殊困难学生动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