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支持... >

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现就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有关事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强化就业优先,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全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防变量,加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二、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的重点方向

  (一)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研究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落实“两重”、“两新”政策,稳住制造业就业规模。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就业新空间。加大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培育力度,创造更多高质量岗位。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应。

  (二)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发展新能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节水减污等产业,扩大绿色低碳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快文旅与科技及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文化创意、电竞娱乐、冰雪经济、演艺、赛事等业态,结合落实过境免签政策支持开展国际旅游服务,扩大文旅就业机会。布局培育便民生活圈、商品集散中心、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夜经济”等消费场景,发展数字消费,带动商贸领域就业。利用相关引导基金,促进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扩大就业。

  (三)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跟踪政府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大城市更新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带动就业效果。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增加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务工。深入挖掘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林草生态、灾后重建等领域重点工程项目用工潜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施以工代赈方式,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

  (四)围绕保障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壮大养老服务产业,加快建立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等制度,拓宽银发经济岗位需求。聚焦群众防病就医需要,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吸纳各类卫生健康人才。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多种模式托育服务,更多吸纳就业。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快修订相关职业标准,加强品牌培育,实施巾帼家政数字化服务项目,扩大家政服务从业规模。加强康养托育领域人力资源服务,推动相关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强康复、心理治疗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房地产开发竣工进度,及时扩大物业服务人员配备。

  (五)拓宽劳动者城乡基层服务空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更好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供给,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招募规模。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律师职业实习人员等到西部基层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支持各地使用工会经费合理配备工会社会工作者。支持社会组织吸纳就业。

  (六)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吸引力。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持续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助力开拓多样化全球市场。健全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优化创业氛围,鼓励重点群体创办各类经营主体。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