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重大意义
二、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一)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巡视整改要求
(二)积极作为,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端正整改态度,树立整改第一责任人意识
(一)深刻认识整改责任的重要性
(二)以身作则,带头抓好整改
四、做好财政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财源建设,夯实财政收入基础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三)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
财政局副局长学习贯彻落实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关于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会议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和巡视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部署,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财政局副局长、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会议精神,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重大意义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巡视整改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对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开展巡视并抓好整改,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督促做到“两个维护”,促进履行职能责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作风建设、严明纪律底线的重要手段。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支持巡视整改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我们要从政治高度深
……略……
予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支持,促进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3. 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审批、验收等制度,防止资金截留、挪用、浪费等问题发生。定期对生态环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端正整改态度,树立整改第一责任人意识
(一)深刻认识整改责任的重要性
作为财政局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我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巡视整改是对我们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和工作作风的一次重大考验,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整改工作。把巡视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确保巡视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二)以身作则,带头抓好整改
1. 主动认领问题:对巡视反馈的问题,我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自身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带头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全局干部职工树立榜样。
2. 加强督促指导:定期听取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重点难点问题,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督促解决。加强对各科室整改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整改思路,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整改工作质量。
3. 推动整改成果运用:注重从_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把巡视整改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规范财政工作流程,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时,将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做好财政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财源建设,夯实财政收入基础
1. 支持产业发展: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财源基础。例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发展;对重大产业项目给予投资补助,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2.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财政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
3. 加强收入征管: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财税政策变化,加强对财政收入的分析预测和监控。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堵塞征管漏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政策,防止乱收费现象发生。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1. 保障民生支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例如,在教育方面,加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在医疗卫生方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2. 支持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例如,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持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
3.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加强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例如,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对重大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优先保障资金供应。
(三)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审批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减少预算调整和追加。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例如,在预算编制环节,要求各部门编制绩效目标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