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市积极创新理念思路、手段方法,坚持精准施策、激发活力,持续推进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市、县、乡各级党组织累计举办培训班1350期,培训党员25.6万余人次,不仅实现了35岁以下青年党员的全覆盖,也补齐了青年党员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等短板,交出了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的“高分答卷”。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守正创新,让教育培训形式“活起来”。围绕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目标要求,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开展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新模式。针对青年党员队伍新特点,突出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组织推动力,创新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党支部主题党日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统一实行以“6+”为模式的主题党日活动,深度融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构建青年党员学习新课堂,有效提高学习教育活动质……略…… 头作用。例如,垣曲县在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训课程的侧重点,打造了10个实训基地,对青年党员课堂教育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同时,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综合运用“端、网、微、屏”,开设在线课堂,把线下集中培训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构筑青年党员教育的“新阵地”、“主阵地”。坚持“严入”和“优选”相结合,依托各级党校,大力开发精品课程,从“入口”“出口”双向精准发力,深入推进课程扩面提质。
(四)强化实践导向,使教育培训内容“实起来”。按照不同类别,突出重点,人人参学的培训目标,探索建立了青年党员分类轮训制度。新绛县针对不同领域青年党员,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形成分层、分类、分期、分片常态培训的格局。针对农村青年党员,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员小院”22处,采取“板凳会”形式,形成青年党员与群众互融,党的建设与村庄发展共进的良好局面。针对社区青年党员,打造“情境式党课”,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式、开放式交流,让听课党员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针对机关党员,在项目一线、民生窗口等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引导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冲锋一线、攻坚克难、实干担当。针对三新领域青年党员,打造“先锋车间”,利用企业党员职工工休、班组会等时间,灵活安排“车间微课堂”学习,将深奥理论通俗化解释,用内涵丰富的“金句”、生动有趣的“土话”、脍炙人口的“热词”,以理服人、引发共鸣,助力企业青年党员职工提高理论素养、提升实践能力。
(五)完善制度机制,使教育培训管理“严起来”。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按照“日常表现积分制、重要表现加分制、不合格表现一票否决制”的思路,对青年党员进行日常积分管理,将党费缴纳情况、参加“三会一课”、集中学习等党内活动如实记录,纳入积分范围,将青年党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参与义务活动以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等都赋予一定分值,将其作为民主评议青年党员评定等次的重要依据。强化“管用并重”结合教育培训成果,建立培训成果转化的政策激励机制,对培训成果丰硕、转化成效显著、工作业绩突出、素质能力确有明显提升的青年党员,给予奖励,激发青年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例如,闻喜县以“党员积分制”为抓手,将青年党员的学习教育情况纳入积分制管理内容,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新绛县北张镇结合设岗定责,深入开展“党员奉献日为党旗添光彩”等活动,激发和调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奋勇争先的激情、为民服务的真情。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把青年党员教育培训提升作为落实“一城两区三门户”的目标和思路的题中应有之意,持续探索适合地方特点的教育培训模式和举措,不断增强青年党员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好青年党员教育培训这篇“大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全市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以“学什么”为基础点,在阵地建设上发力,推动教育质效再有“新提升”。立足实际整合各类资源,让高质量的党员教育阵地成为全面提升党员教育质效的基础。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场地设施、有授课教师、有培训范围、有培训内容、有制度保障”的“六有”标准抓好党校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充分改造、利用现有硬件设施规范化完善党校设施,实现党校实体化运营目标,进一步夯实党校办学基础。紧扣远教站点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教育引领作用,优化远教站点功能,对村级远程教育站点进行“查漏补缺”,确保远教站点有场地、有设施、有操作员、有制度、有学用效果。从建强基地、讲好故事、培植力量三个方面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