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二)突出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三)用好载体抓手,强化阵地建设
(四)防范化解风险,筑牢维稳底线
二、风险挑战
(一)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上存在不重视的问题
三是宣传工作力量薄弱,队伍专业性不够
四是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不足
(二)风险研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意识形态风险的认识不足
二是在风险研判方面的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有效
三是风险研判的机制不够完善
(三)yq_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yq监测的全面性不足
二是yq处理速度不够快、效率不够高
三是应对手段相对单一
(四)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应急处置专业度不高
三是部门协同联动不到位
三、对策建议
一是持续以“新思想”凝心铸魂
二是不断以“新作为”强基固本
三是稳步以“新气象”提质增效
……
集团公司202x年度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202x年,集团党委在省国资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坚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根据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当前我省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及对策研究”专题调研的函》和国资委《关于开展省属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的通知》相关要求,现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集团党委与各子公司党委(党支部)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先后下发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队伍建设、阵地管理以及工作责任制落实等相关工作制度。不断完善_工作机制,明确形势研判、隐患排查、领导接访日、应急预案、信息紧急报送以及重大事项稳评等具体工作要求。强化重大活动、节假日等重要特殊时段的_工作,将日常值班和特殊节点“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走深走实。
(二)突出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深化“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各级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
……略……
三级基层组织层层递减的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没有真正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到岗,没有形成有效的责任闭环。同时,由于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个别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等问题,导致责任落实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宣传工作力量薄弱,队伍专业性不够。党群条线人员身兼数职,难以专注于意识形态工作。平时多忙于基层党建工作事务,对宣传工作缺少系统性学习和钻研,虽然平时组织相关学习,但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是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不足。由于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事物嗅觉不够灵敏、反应不够敏锐,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履职环境的新变化、职工思想的新动态等认知不足,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多时候以转述转发上级文件和要求为主。虽然定期开展排摸工作,但以传统手段为主,结合集团实际开展工作缺乏有效创新手段,还存在工作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的问题。同时,对新媒体、互联网、AI等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不够充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风险研判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家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是全方位的、错综复杂的,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对意识形态风险的认识不足。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还存在对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的不足,忽视了对集团存在的潜在威胁。比如上市后集团面临的政策要求、作为国企上市公司干部职工的身份变迁、受社会或家庭矛盾影响的职工思想变化等等,例如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网贷逾期不还、家庭拆迁赔偿协商未果等隐患,都是意识形态领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
二是在风险研判方面的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有效。当前,意识形态风险的形态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研判方法可能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一方面,集团各级党组织在落实意识形态报告机制过程中,虽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月报告机制和yq、遇重大险情第一时间上报工作机制,但对风险的预判、研究和处置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在风险研判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或主观臆断,导致研判结果不准确、不全面。比如部分公司出现员工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网贷逾期不还等现象,也只是通过后期风险排查才发现。
三是风险研判的机制不够完善。有效的风险研判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来保障,包括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然而,在集团实际工作,这些机制尚未健全或运行不畅,导致风险研判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影响。风险研判的专业人才缺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意识形态风险研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但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难以胜任复杂的研判任务。比如,XX公司、XX公司在处理调岗过程中人员薪资的问题中,因机制不完善,人员能力不足,导致个别员工通过信访、仲裁等方式解决此事。
(三)yq_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yq以社会镜像的形式对现实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对于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开展网络yq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
一是yq监测的全面性不足。当前集团yq监测主要依赖投资者关系服务机构,开展24小时监测扫描,但还是存在对敏感信息的被动发现情况。多数干部还习惯于传统方式方法,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变革的危机意识,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快速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把握不够深刻,对可能随时随地爆发的网络yq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度和敏感性不够。不少子公司由于平时没有发生yq,对网络yq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yq的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旦遇到yq就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是yq处理速度不够快、效率不够高。在处理意识形态yq时,时间是非常关键的。然而,现有的yq处置往往因被动发现,在信息筛选、层层上报、报告编写等环节会存在一定耗时,存在处理不够有效及时的情况。同时,由于企业改革持续深化,必然带来利益调整,部分职工通过网络发泄不满情绪,给yq管理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集团目前缺少舆论应急处置部门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yq应对处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隐患。
三是应对手段相对单一。目前,集团在处理意识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