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安排,下面,xx局就做好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做一个主旨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产业兴旺这个重点,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只有抓好产业振兴这一“牛鼻子”、打牢产业振兴这一坚固基础,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才能走活,才能实现市党代会报告中所说的“实施“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目标。我认为,产业振兴的具体实践路径是推动农业产业“四化一强”,即产业规划科学化、产业体系规模化、产业特色品牌化、产业经营效益化、建强产业人才队伍。这“四化一强”,也是当前我区农业产业亟需提升解决的弱项短板。一是产业规划科学化。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结合当前我区正在实施的“十四五”重点村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通盘考虑产业发展布局、土地综合利用、居民点劳动力人口密度、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地块发展……略…… 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三是产业特色品牌化。产业是品牌的依托,品牌是产业的“催化剂”。产业旺则品牌兴,品牌兴则旺产业。第一,要形成品质印象。好的产品是品牌化成功的首要因素。要成立农业农村部门主导的农业行业协会,加快引进农产品质量先进管理模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让质量过硬成为第一印象。第二,要形成标志印象。要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思路,产品上体现xx农产品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产品特点,扩大市场影响力。第三,要形成差异印象。与同类产品做差异化竞争,从种养开始就对品种进行改良,从包装上进行差异化设计,最后产品出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比如,xx生猪进行产品开发,将猪肉做成火腿肠或者腊肠,就能形成产品差异化。最后,要形成故事印象。故事就是品牌的灵魂:要有故事、有态度、有文化、有情怀,直击人性的品牌态度和价值主张,跟随时代进步的潮流,不断赋予其新鲜的理念,才能提高品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四是产业经营效益化。有两个方面的效益: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效益决定了这个产业能否持续生存下去,经济效益又主要看产品利润。产品利润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生产成本,另一个是产品附加值。我们的深加工产业严重不足,产品科技附加值几乎没有,基本是靠买卖原产品,发达国家都是增值四五倍,我们潜力巨大。提升产品附加值,就要着力补齐产品深加工的短板,给产品赋予科技元素,这是实现附加值大幅提升的最有效的方法。上次我到浙江调研,他们的蓝莓产业不局限于种植,更侧重于产品加工、花青素提取,末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保健品,不但利润很可观,市场接受度也很高。下一步,要围绕我区龙头企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是民生效益。产业发展只追求经济效益,就背离了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富足”的初衷。要以产业发展带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镇村集体土地、农户承包的土地入股等方式,按每亩一股确权量化,把现有的资源变成活资产,搭起产业资本和农村、农民资产的“桥梁”,经营收益则按比例向村集体和相关农户分红,构建起稳定的多元利益链接机制。
二、突出人才振兴这个关键,为乡村振兴提供队伍支撑
建强产业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现代化产业人才,要着力建强“三支队伍”。一是建强有情怀的企业家队伍。农业产业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不高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企业家必须具有深厚的“三农”情怀和耐得住寂寞的创业精神。要探索建立深耕农业x年以上的我区、区外xx籍、区外有来我区投资意愿的三类企业家库,专门成立农业企业家协会,提升企业家在xx发展凝聚力。二是建强有技术的专家队伍。专家队伍要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引进来。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参照工业人才引进的思想,采取更灵活更有效的奖励政策,加快农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吸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型企业进驻xx,采取政府购买技术服务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开展种养殖专家级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是走出去。要用实用活农村人才培训专项资金,适时举办种养技艺大赛,挖掘储备有知识、有技术、有潜力的种养后备人才。同时,对接外地先进地区,定期组织派遣本地经营主体、农业部门干部、农户脱产到发达的地方去跟班学习,让我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