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
(二)作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作风建设是回应群众期盼的迫切要求
二、直面问题,深挖根源,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短板弱项
(一)思想根源上的“温差”:认识模糊,行动懈怠
一是存在“作风建设过时论”
二是存在“阶段过关”心态
三是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二)能力素质上的“短板”:本领恐慌,应对乏力
一是创新思维不足
二是统筹协调能力欠缺
三是群众工作能力弱化
(三)机制执行上的“漏洞”:监督缺失,落实不力
一是制度执行“宽松软”
二是监督问责“走过场”
三是整改落实“打折扣”
三、动真碰硬,标本兼治,以“严新细实”要求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一)以“严”字当头,锻造过硬作风
(二)以“新”字为要,激发干事活力
(三)以“细”字托底,提升工作质效
3、细化考核体系优化绩效考核办法,提高作风建设的考核权重
(四)以“实”字贯穿,确保工作成效
四、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确保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强化示范引领
(三)强化宣传引导
(四)强化统筹兼顾
……
在2025年乡镇“作风转变年”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作风转变年”活动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动员全镇上下以“严新细实”的要求,聚焦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打一场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下面,我结合前期调研和思考,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镇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也承受着产业转型、社会治理等多重挑战。作风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战略机遇能否抓住、风险挑战能否应对、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一)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定调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基层党委,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近年来,个别干部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对上级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比如,在耕地保护工作中,有的村为了短期利益,默许占用耕
……略……
)思想根源上的“温差”:认识模糊,行动懈怠
一是存在“作风建设过时论”。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强调“严管厚爱”,作风建设可以松一松、歇一歇;有的同志认为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风问题“不可避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视而不见。二是存在“阶段过关”心态。把作风建设当作“一阵风”,检查时“临时抱佛脚”,检查后“涛声依旧”。比如,去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部分干部突击整治环境卫生,但检查结束后,占道经营、垃圾乱堆现象迅速反弹。三是存在“功利主义”倾向。有的同志干工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博眼球”“出政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如某村打造的“网红打卡点”,因缺乏后续维护,建成后不到半年就破败不堪,成为群众口中的“烂尾工程”。
(二)能力素质上的“短板”:本领恐慌,应对乏力
一是创新思维不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缺乏“破局”的勇气和智慧。比如,在化解信访矛盾时,有的干部只会“花钱买平安”,不敢直面问题根源,导致矛盾越积越深。二是统筹协调能力欠缺。在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时,有的干部缺乏全局观念,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导致工作推进效率低下。如某重点地块征迁,因前期协调不到位,导致施工进场后频繁受阻,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三是群众工作能力弱化。有的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说话“官腔官调”,办事“推诿扯皮”,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某村在推进土地流转时,因干部解释工作不到位,引发群众集体上访。
(三)机制执行上的“漏洞”:监督缺失,落实不力
一是制度执行“宽松软”。有的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比如,考勤制度规定“迟到15分钟以内按迟到处理”,但实际操作中,迟到半小时以内往往“网开一面”。二是监督问责“走过场”。对作风问题的监督,存在“好人主义”“平均主义”倾向。去年查处的3起“吃拿卡要”问题,都是群众举报后才被动查处,日常监督形同虚设。三是整改落实“打折扣”。对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反馈的问题,有的单位“照单全收”,但整改时“避重就轻”,导致问题“年年改、年年有”。如某部门对“三公经费”超支问题,整改时仅调整账目科目,未真正压缩开支。
三、动真碰硬,标本兼治,以“严新细实”要求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严”字当头、“新”字为要、“细”字托底、“实”字贯通知行,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一)以“严”字当头,锻造过硬作风
1. 严明政治纪律
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近期,镇纪委将牵头开展“政治纪律专项检查”,重点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对搞“小圈子”“小团伙”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 严格制度执行
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对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重点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财务管理等关键领域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后评估机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
3. 严肃监督问责
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对“小微权力”运行加强监督。镇纪委将开展“嵌入式”监督,对征地拆迁、惠民资金发放等高风险领域,实行“全过程跟踪”。对作风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从严执纪的信号。
(二)以“新”字为要,激发干事活力
1. 创新思想观念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打破“路径依赖”“惯性思维”。建立“创新工作容错机制”,对在改革攻坚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依规依纪予以容错免责。
2. 创新工作方法
推进“数字赋能作风建设”,开发“作风建设智慧监督平台”,实现问题线索“线上收集、线上分办、线上反馈”。在重点项目推进中,推行“红黄蓝”三色管理法,对进度滞后的项目“挂牌督办”。
3. 创新_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交一套材料”。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三)以“细”字托底,提升工作质效
1. 细化工作标准
制定《重点工作标准化操作手册》,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比如,在项目招引中,细化“信息收集—对接洽谈—签约落地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