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全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基本情况
1、聚力统筹推进,加强融通整合
2、围绕产业需求,实施校企联动
3、夯实队伍建设,助力区域发展
二、存在问题
1、产教融合深度有待拓展
2、利益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3、政策落实还未完全到位
4、职教办学水平还需提升
三、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的建议
1、以改革精神强化_
2、以前瞻思维推动有机融合
3、以担当作为落实政策保障
4、以务实举措建强师资队伍
5、以发展质效增强社会认同
……
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的协商建议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质产业工人的重任,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兴旺密切相关。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职业教育领域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日前,区政协就我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进行对口协商,现将协商建议报告如下:
一、全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x—2025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XX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先后获得XX、XX、XX等荣誉。
……略……
展。浅层次合作居多,很多校企合作为简单的实习安排、设备捐赠等,在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开发等深层次领域的合作还不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合作规划。合作范围存在局限,产教融合更多集中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等热门行业,而在一些新兴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相对较少。驻XX高校如XX职大XX学院、XX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本土企业合作较少。
2.利益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和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企业更关注人才能否快速满足生产需要、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以及投入成本的回收等;职业院校则侧重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等。对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如共同研发的技术专利、培训收益等如何分配,缺乏明确的规定和合理的协商机制,容易引发矛盾,影响合作的长期稳定开展。
3.政策落实还未完全到位。各个层面近年来相继出台了系列促进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没有落地,有的出现偏差,导致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如校企合作的奖励补助未完全落地,一些企业不清楚自己符合哪些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等;教师参与社会面的职业培训不能取酬;学生顶岗实习补助不够规范等。
4.职教办学水平还需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不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升级需要,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还偏低。目前我区职业教育以XX中专为办学主体,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另有五年制高职专业XX个,年招收新生XX名。无论中职还是高职,学生毕业去向多以继续升学深造为主。此外,XX卫校、XX建校招生难,专业与学生人数都较少。由于财力、人力等因素制约,学校教材编制有时还滞后于产业发展形势,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与企业实际装备差异较大。有的学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部分企业兼职教师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还不高。职教毕业生进入企业成长为一名熟练技工,培养周期普遍在1年以上,流动性大。
三、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化发展的建议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产业发展。为此建议:
1.以改革精神强化_。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完善产教融合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和重点合作领域,引导职业院校和企业从浅层次合作向深层次、全方位合作转变。要将产教融合的重心由关系维系转向实体构建,鼓励“校中建企、企中设校”,建设产业学院、技术研发中心等,为学生走进生产一线开展前置实训实操创造条件。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因地制宜实施专业协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等产教融合新模式,助力我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鼓励职业院校与XX、XX等新兴产业加强协作育人,开设更多的“订单班”、“冠名班”;瞄准康养、护理、家政等社会急需技能人才,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以前瞻思维推动有机融合。经济主管部门要做好牵线搭桥,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就合作中的利益诉求、问题矛盾等进行沟通协商,寻求共赢解决方案,增强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学校要紧盯产业和技术升级需求,把专业建在区域产业结构上,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及时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集中力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