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在市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市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就业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就业促进行动取得实效

  (一)坚持产业就业融合,筑牢高质量就业根基

  一要强化产业支撑

  二要优化营商环境

  三要深化产教融合

  (二)突出重点_帮扶,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一要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

  二要推进农民工就业倍增工程

  三要做好退役军人就业服务

  (三)强化技能提升行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要构建“大培训”格局

  二要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三要完善技能评价体系

  (四)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一要打造“智慧就业”平台

  二要开展“就业服务进万家”活动

  三要举办特色招聘活动

  (五)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要加强劳动监察执法

  二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

  三要健全争议调解机制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就业促进行动强大合力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

  四要严格督查考核

  ……

  在XX市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动就业促进行动落地见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民生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刚才,相关部门和旗县区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希望大家相互借鉴、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就业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市委

  ……略…… 

  之本。要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就业”的理念,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就业扩容提质深度融合。一要强化产业支撑。围绕现代农牧业、清洁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总投资510亿元的204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以上。二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惠企政策,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模式,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以上。三要深化产教融合。支持 XX技师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年内培养输送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实现“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跟着需求走”。

  (二)突出重点_帮扶,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_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统筹推进“三支一扶”、大学生实习见习等项目,年内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000个,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二要推进农民工就业倍增工程。建立城乡就业服务联动机制,年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9万人次以上,打造“河套工匠”劳务品牌。三要做好退役军人就业服务。设立退役军人专属服务窗口,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确保退役军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强化技能提升行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技能是劳动者立身之本。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一要构建“大培训”格局。整合人社、农牧、工会等部门资源,实施“河套技能振兴计划”,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新能源、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特色培训。二要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三要完善技能评价体系。开展“河套工匠”评选活动,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人以上。

  (四)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服务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一要打造“智慧就业”平台。整合全市就业信息资源,实现岗位信息、政策服务“一网通办”,年内注册用户突破5万人。二要开展“就业服务进万家”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乡村,建立“一人一档”就业帮扶台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要举办特色招聘活动。全年举办“直播带岗”“夜市招聘”等专场活动50场次以上,实现“周周有招聘、月月有主题”。

  (五)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基础。一要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率保持在98%以上。二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0%。三要健全争议调解机制。完善“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平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2%以上。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就业促进行动强大合力

  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