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强化抓教育的思想共识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
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市委书记在市委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民生满意度和发展竞争力。当前,XX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变教育现状的关键时刻。市委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做好全市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力争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XX教育现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XX教育发展水平与副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为现代化XX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刚才,5家单位作了发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会前,各县区向市委递交了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今后三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会上还印发了《XX市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8个具体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下面,我就做好XX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抓教育的思想共识
对XX而言,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要强化四点思想共识:
第一,教育既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我们要看到,教育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任何人的成长进步、任何家庭的幸福美满都离不开教育。我们更要看到,教育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真正办好教育,发展才有竞争力、才能可持续。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作为发展问题进行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现阶段,教育促进发展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基础教育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职业教育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的产业竞争力,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创新能力。XX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赢得竞争优势,核心是创新,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抓好教育工作,以高质量教育支撑现代化XX建设。
第二,必须用超常规举措抓XX教
……略……
面化问题,特别是思政课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很难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解疑释惑。要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善于采取“非约定式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我们在高校探索推行的“书院制”育人模式,效果很好。要探索把“书院制”育人理念融入中小学教育,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让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和分管德育工作校长的责任,更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压紧压实学校管理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责任,特别是校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要持续深化家校交流合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健全人格培养上。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机构等搭建育人平台,统筹用好红色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资源,在全社会营造更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氛围,更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XX教育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关键举措。要扎实推进教育资源供给增加和布局优化,不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要下决心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之所以要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部分农村教学点规模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我市767个农村教学点中,50名学生以下的有421个,占比近55%;个别教学点只有不到10名学生,配备3名左右教师,根本无法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二是近年来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为学生到集镇或中心村寄宿制学校上学创造了条件。三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占比高,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家庭关爱和教育,在寄宿制学校就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栾川县率先探索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目前大部分农村教学点已经集中在集镇;嵩县近来也对农村教学点作了初步调整,群众比较支持,总体效果是好的。各县区要下更大决心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把小规模农村教学点全部撤并集中到集镇或中心村,今明两年要实现大头落地。要结合集镇建设,推动有条件的集镇中学发展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集镇和中心村新建或改建一批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要具备就餐、洗浴、医务室等基本功能,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有效解决学生就学需求和寄宿问题。要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科学规划公交路线和班次,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切实解决学生接送问题。
二要加快解决县城“大校额”、“大班额”问题。过去我们对“大班额”问题比较重视,但对“大校额”问题关注不够。目前,按照幼儿园不超过360人、小学和初中不超过20xx人、普通高中不超过3000人的标准,全市涉及“大校额”问题学校122所、占比6.4%,其中,高中“大校额”占比达29.73%。学校规模过大,既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要探索实行“一区两校”,将一些校额过大的学校拆分成两个学校进行管理,不断提升对学生的关照度。要科学预测基础教育学位需求,对县城学校布局进行系统谋划,规划建设一批基础教育学校,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提升力度,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
三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和布局优化。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普遍存在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学位供给短缺等问题,中小学生均用地面积仅13.32平方米,远低于18平方米的省定标准,有的小学生均用地甚至仅有3.85平方米;不少学校面积小、校舍陈旧,没有餐厅、浴室等基本设施。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市委谋划部署了现代化高中迁建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第一批7所现代化高中迁建工作,确保今年9月份新生入学;加快推进第二批2所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迁建工作,确保明年9月份新生入学;外迁高中原校址优先用于学前和义务教育办学,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同步推进未迁建的8所市直普通高中高标准改造提升工作。要加大对中心城区各学段老旧学校的改造提升力度,配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更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要。
四要解决好学前教育问题。目前,全市学前教育规范化普惠性普遍不足,与“就近就优”入学的需求差距较大。要统筹抓好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要有序增加公办园数量和学位供给,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幼儿园。要通过制定标准、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租金减免等方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性民办园,加强对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园的监管,不断推动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和规范发展,更好保障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去年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的教育改革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_机制障碍,更好推动教育现代化。
一要深化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是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抓好这项改革,要重点把握好三点:一是加快去行政化。教育去行政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过去,公办中小学普遍实行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制,学校领导班子由组织部门进行任命和考核,这种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要取消公办中小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由教育部门建立机制选聘学校领导班子,再由学校领导班子选聘学校中层和教师,加快实现去行政化。要探索成立由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组成的校长选聘委员会,让真正懂教育、干教育、关心教育的人来选校长,以更多好校长带出更多好学校。二是推动教师在系统内流转。目前,各县区都在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但做得还不到位,特别是教师还没有真正流动起来。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通过交流轮岗,优化区域内教师资源配置。二是通过岗位竞聘,倒逼教师自加压力、学习提升。现在,第二个目标效果比较明显,但第一个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要加强研究谋划,尽快完善全员参与的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办法,推动教师资源真正流动起来。三是打通校长和教师职业晋升通道。通过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打通校长职业晋升通道,推动校长由“行政人”变为“教育人”,加快推进教育家办学步伐。完善教师职称评定等长效机制,进一步打通教师职业晋升通道,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投身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改革。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研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抓手。要加快推动课改和教研深度融合,打造更为优质高效的课堂,不断提升育人质量。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