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2025年项目谋划推进会,这是一次关乎X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项目建设,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更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个优质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为X的发展增添夺目光彩。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好项目谋划与推进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握项目建设关键意义
(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一是拉动投资增长,夯实经济基础。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项目则是投资的具体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能够吸引大量资金投入,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这些资金的注入,将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原材料采购、设备购置、劳务用工等经济活动的活跃,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有效拉动GDP增长,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动能。优质项目往往蕴含着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引入和建设这些项目,能够推动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例,其落地将带动我市相关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动XX经济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三是带动就业创业,激发市场活力。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工程建设到运营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将为我市居民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涵盖不同技能层次和专业领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略…… 设工作
(一)抓续建项目复工,筑牢发展根基。一是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将续建项目复工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建立责任追溯机制,对因工作不力导致项目复工延误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部门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建立定期的内部协调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在项目复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整合部门内部资源,形成推动项目复工的强大合力。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复工进度。建立项目复工调度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复工调度计划,明确调度的时间节点、方式和内容。通过定期召开项目复工调度会议,及时掌握项目复工的进展情况,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解决。建立项目复工进度台账,实时记录项目的复工情况,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和督促。完善时间节点管理机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每个续建项目制定详细的复工时间表,明确各个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加强对时间节点的监控和管理,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项目,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推进。三是加强沟通协调,优化服务保障。加强与项目单位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建立项目服务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项目单位的需求和困难。设立项目服务专员,一对一为项目单位提供服务,及时解答项目单位的疑问,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与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为项目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在手续办理方面,要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在政策咨询方面,要及时为项目单位解读相关政策,帮助项目单位用好用足政策;在要素保障方面,要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单位在土地、资金、水电等方面的需求,为项目复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抓新项目开工,注入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前期工作,突破审批瓶颈。新项目开工的前期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包括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土地审批、环境评估等。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合审批机制,实行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跟踪服务机制,对每个新项目都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掌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为项目早日开工奠定基础。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开工基础。土地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加大土地供应力度,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等方式,保障新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强土地征收工作的组织协调,依法依规推进土地征收,确保项目用地按时交付。资金是项目建设的血液,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的信贷投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合理、高效使用。同时,要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水、电、气等要素供应,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优化施工环境,确保顺利开工。良好的施工环境是项目顺利开工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项目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治理,严厉打击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建立项目施工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与周边群众、单位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施工氛围。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相关规定,确保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三)抓项目入统,确保数据准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入统工作是准确反映项目建设成果、为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重要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入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项目入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项目入统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对项目入统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项目入统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水平。项目入统工作涉及到统计法律法规、统计制度和业务知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要定期组织开展项目入统业务培训,邀请统计部门的专家进行授课,系统学习项目入统的范围、标准、流程和报表填报要求等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对项目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掌握项目入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项目入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三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数据质量。建立健全项目入统数据审核机制,对项目入统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在数据收集环节,要认真核对项目单位报送的资料,确保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在数据录入环节,要加强对录入数据的校对,避免出现录入错误;在数据审核环节,要对数据的逻辑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对异常数据要及时进行核实和修正。加强对项目入统数据的质量检查,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自查和抽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项目入统数据质量。
(四)抓项目包装储备,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立足发展实际,精准谋划项目。紧密结合XX市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围绕国家和省、市的产业政策导向,精心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在产业项目方面,要聚焦我市的主导产业,如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等,谋划一批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的项目;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领域的项目谋划,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在民生项目方面,要关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谋划一批改善民生福祉的项目。二是加强项目论证,提高项目质量。对谋划的项目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对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