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镇秉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动、因势利导、三治融合”的理念,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开创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一、强化党建引领,打造自治模式
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制定《X镇基层治理工作实施细则》,成立X镇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切实强化镇党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责任。构建政府治理框架,各职能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协同合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村(社区)承担主体责任,其治理成效纳入村(社区)年度目标考核。
二是优化自治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组建村民议事会、纠纷调解委员会、“五贤”协会(贤达人士、贤良之士、贤能之才、贤……略…… 首问负责制度,加强村干部管理考核。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实行镇村干部驻村接访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接受村务、党务咨询,实现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学校等载体,定期组织各类活动,邀请农业、法律、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健全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推动公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社监事会的职责,加强对村务决策、公开事项、“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监督。成立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完善全镇“阳光村务”微权监督服务平台,明确小微权力的运行依据、范围、主体、程序,构建镇党委政府管理建设及数据录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落实及线索查办的平台运行机制。
三是推进平安建设。联合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政法部门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开展“法律工作者进社区”活动,202x年度组织集中宣传70余场,走访入户宣传7500余次。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区域的日常监管,强化校园安全、企业生产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力量,将扫黑除恶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构建从源头遏制黑恶_滋生的长效机制。加大防诈骗、普法等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x年度组织集中宣传70余场,走访入户宣传7200余次,受益群众达2.5万余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深入开展“群众满意窗口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行党政领导定期接访、包村干部驻村接访、包保干部带案下访、信访干部跟踪回访的“四访”工作机制,全力为信访群众提供优质服务。202x年共调解信访事项780件,化解纠纷620起。
三、弘扬文明风尚,增强德治底蕴
一是传承乡土文化。充分发挥本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优势,讲好“X故事”,为文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保护和修复传统村落,传承民俗文化,建设村史馆,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X镇史话》《张村志》入选本地优秀文化工程丛书。
二是推动移风易俗。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依托全镇20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建“百姓宣讲团”“文化先锋队”“志愿服务联盟”,打造“文明讲堂”“社区学校”“文化下乡”“儿童乐园”等特色品牌,实现从单一文化传播到多元文化融合的转变。202x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次,吸引近万名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主导者。
三是树立榜样典范。坚持用身边的榜样教育激励身边的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乡村振兴“最美家庭”“最美劳动者”“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推选优秀人物典型1200余名,优秀组织30个。利用“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学习强国)广泛宣传本镇的好人好事,营造积极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