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在2024年度教育振兴基金会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

在2024年度教育振兴基金会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目录/提纲:……

  一、务必要牢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应对挑战的现实需要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二、务必要夯实教育优先发展举措

  (一)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要致力教育布局均衡

  二要致力教学力量均衡

  三要致力要素保障均衡

  (二)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要大力推进“五育并举”

  二要大力实施“三名工程”

  三要大力培育“师德师风”

  (三)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创新发展

  一要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二要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

  三要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四要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三、务必要凝聚教育优先发展合力

  (一)要真心发展教育

  (二)要真正支持教育

  (三)要真诚崇尚教育

  ……

  在202x年度教育振兴基金会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学子,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高规格、大规模举行XX县教育振兴基金会“奖教奖学”颁奖大会,主要目的是表彰先进、坚定信心、再鼓干劲,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重视教育、支持教育、抓好教育的态度和决心。刚才,通报了XX县教育振兴基金会202x年度奖励方案,表彰了7类先进集体和个人,5位获奖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在此,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教育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XX县教育振兴基金会和长期以来关心关注、鼎力支持XX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XX历来有重教兴学、尊师厚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教育工作者及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XX教育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尤其振奋人心的是,全县今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实现五连涨,连续2年有考生考入北大,985、211名牌大学录取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110人

  ……略…… 

  民生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对教育的支持,可以说都是空前的。就幼儿园来说,成都的很多幼儿园硬件都比不过我们,一般就几亩地,我们这几年新建的几所幼儿园占地最少的都在15亩以上。但是呢,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教育本身范畴。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1—2个孩子,大多数家长已把教育看作事关孩子前途命运、未来幸福的头等大事。每年开学阶段,群众关注得最多的就是择校、择班的问题,城区很多校长的手机都不敢开机,我记得今年有个家长还带着孩子到县委上访。这就说明我们很多工作还不到位,一些群众对教育还不满意。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社会对教育的关切期盼,千方百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务必要夯实教育优先发展举措

  再过三天,我们就将迈进2025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砥砺前行,进一步夯实优先发展举措,切实办好领先教育、一流教育、人民满意教育。

  (一)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要致力教育布局均衡。要顺应城镇化发展大趋势,综合考虑学龄人口、交通条件、城市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校点布局,缓解“大班额”“择校热”现象。要坚持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统筹发展特殊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推进西城XX幼儿园、XX小学、特殊教育学校、XX二中等项目建设,撤并一批生源匮乏、效益低下的农村戴帽初中,积极引进1至2所名校来X办学。二要致力教学力量均衡。大力实施“城区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农村强校辐射片区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的梯度支教制度,新招聘、考聘的教师要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补齐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短板。要深化学校发展联盟体建设,稳妥推进“名校带弱校、名校建分校、名校带新校”行动,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三要致力要素保障均衡。教育经费要坚持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保障好乡村教育发展、乡镇教师待遇。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充分利用“5G”新技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和升级改造,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网络教育环境全覆盖,保障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能通过网络享受到优质教育。

  (二)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一要大力推进“五育并举”。坚持以德树人,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青春使命;坚持以智启人,教育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以体强人,引导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坚持以美塑人,鼓励学生参加音乐、书法等社团活动,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以劳教人,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二要大力实施“三名工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而校长则是建好学校的“关键少数”。要注重发现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教师、校长组建“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努力让工作室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能力切磋的“平台”、素质提升的“摇篮”。三要大力培育“师德师风”。始终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评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红烛先锋”为榜样,热爱教育、奉献教育,努力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

  (三)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创新发展。一要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公开化的教师职称制度,强化业绩导向、能力导向、师德导向,大力推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跨校选聘”制度,建立质量红线、工作量底线机制,坚决打破职称“缺岗无望”“一评定终身”等弊病。二要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大力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严格按照“编制总量控制、岗位科学设置、人员竞聘上岗”原则,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盘活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