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耕地保护

  1.严格耕地保护,务实粮食安全根基。202x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现状耕地面积572.55万亩,较202x年现状耕地面积570.386万亩增长2.1645万亩,增加率为0.38%,连续三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202x年国家下发的年度变更调查图斑正处于核实处置阶段,预计实现耕地保有量连续四年净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88.19万亩(不含预调出、预调出待整改),大于“三区三线”划定的487.12万亩,完成保护目标任务。

  2.坚持稳定总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年初印发《关于分解下达202x年度耕地恢复任务的通知》《关于下达202x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安排的通知》,将年度耕地恢复任务和补充耕地任务分解下达至各县区。今年6月,结合“大占补”政策变化,印发《关于推动开展耕地恢复补足耕地缺口工作的通知》,组织县区进一步摸排202x年度内各类建设项目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需占用耕地情况,同步梳理各类耕地流出图斑、恢复潜力图斑等,落实到具体地块。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入约2.4万亩,其中完成新增耕地指标入库4571亩。

  (二)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宅基地用地保障

  1.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坚持在土地资源上优先配置。年初印发《关于202x年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安排的通知》等文件,将用地指标1949亩分解下达至各县区,强化市级统筹,重点向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产业发展用地倾斜。贯彻《安徽省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办法》,农民建房用地应保尽保,不受指标限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乡村振兴。

  2.规范设施农用地备案,助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截止12月5日,全市年度系统备案设施农用地208宗,总面积103.5公顷,占用耕地53.09公顷。其中养殖用地86宗,总面积68.5公顷,宗数占比41.35%,面积占比66.18%。

  (三)绿美江淮行动

  1.打造“高颜值”绿美珠城,量质并重推进造林绿化。在 “ 市、县、乡 ” 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空间,202x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408.2亩、森林抚育52462.3亩、封山育林20xx7.8亩、退化林修复9658.1亩。以点带面推进建设绿美村庄6个、绿美乡镇2个,新建市级农田林网示范片10个,市级义务植树基地18个,推动城乡绿化提档升级。

  2.打造“高价值”绿美珠城,做强产业兴林新特色。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大户+林农”经营模式,成功申报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1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林下经济发展示范项目2个,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42万亩。积极组织花卉苗木企业申报202x年“惠企平台”,兑现花卉苗木产业扶持政策奖补资金200万元。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