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更新 > 在水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会上的... >

在水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目录/提纲:……

  一、以水为基,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二)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农村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二、饮水为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水利成果

  (一)持续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帮扶

  (三)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水利监测机制

  三、兴水促产,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

  (一)支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二)完善水利设施助力产业融合

  (三)优化水资源配置服务产业发展

  四、治水兴乡,推进乡村建设水利行动

  (一)推进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

  (三)强化水利助力乡村生态建设

  (四)推动水利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

  ……

  在水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水利部门,我们肩负着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的重任。下面,我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以水为基,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水利在粮食安全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水利工作,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要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配套。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加大对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在宜城、枣阳等粮食主产区,优先安排农田水利项目,确保灌溉水源稳定、灌溉渠道畅通,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为粮食高产稳产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例如,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善田间灌排工程体系,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让每一寸耕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二要强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复与新建。重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全市范围内的小型水库、塘堰、泵站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修复。针对部分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维修改造工程,恢复其灌溉功能。同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小型水利设施,如小型灌溉蓄水池、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能力,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灌溉需求。三要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来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 

  、饮水为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水利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水利部门要持续发力,确保脱贫地区群众饮水安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一)持续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一要加强水质监测与保障。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体系,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厂和末梢水的水质监测频率和覆盖面。加强与卫健、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水质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水质不达标的供水设施,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通过净化、消毒等工艺处理,保障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二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巩固提升。对脱贫地区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针对部分工程存在的水源不稳定、供水设施老化、管网漏损等问题,实施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新建水源工程、改造供水设施、更新供水管网等措施,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和稳定性,确保脱贫地区群众供水水量充足、水质达标、供水稳定。例如,在XX县等山区,通过建设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三要完善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供水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明确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主体和责任,落实运行管理经费。加强对农村供水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及时对供水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供水问题,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帮扶。一要支持脱贫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脱贫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改善脱贫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在XX县、XX县等脱贫地区,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例如,在XX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完善灌溉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提供水利保障,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二要推进脱贫地区小水电扶贫项目巩固提升。对脱贫地区的小水电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针对部分项目存在的设备老化、效益低下等问题,实施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措施,提高小水电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小水电扶贫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同时,加强对小水电扶贫项目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贫困群众能够稳定获得收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要开展水利技术帮扶与培训。组织水利技术专家深入脱贫地区,开展水利技术帮扶和培训活动。为脱贫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对脱贫地区基层水利人员和农民的水利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利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例如,举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培训班、农田水利建设技术培训班等,为脱贫地区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水利人才队伍。

  (三)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水利监测机制。一要设立水利领域返贫风险监测指标。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状况等水利领域返贫风险监测指标。通过定期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返贫的水利问题,如农村饮水安全出现隐患、农田水利设施损坏影响农业生产等,为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提供依据。二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卫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饮水安全、生产生活等情况,共同分析研判返贫风险,形成工作合力。例如,与乡村振兴部门共享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数据,与民政部门共享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生活用水困难情况,共同做好防止返贫工作。三要及时开展水利帮扶措施。针对监测发现的水利问题和返贫风险,及时制定并实施水利帮扶措施。对出现饮水安全问题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和整改,确保其饮水安全;对农田水利设施损坏影响农业生产的,及时安排维修资金和技术人员进行修复,保障农业生产正常进行。通过及时有效的水利帮扶措施,防止因水利问题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兴水促产,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

  县域富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一)支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一要保障特色农产品种植用水需求。深入了解全市各地乡村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和生长规律,合理规划水利设施布局,保障特色农产品种植用水需求。在XX区的油料作物种植基地、XX市的水果种植基地等,建设配套的灌溉设施,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特色农产品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促进特色农产品优质高产。二要助力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加强对特色养殖产业的水利支持,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在水产养殖集中区域,建设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确保养殖水质符合要求,同时加强对养殖尾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畜禽养殖方面,保障养殖场的生产生活用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防止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促进特色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三要支持乡村文旅产业水利配套。结合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需求,加强乡村文旅产业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在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景观水系、生态湿地等水利景观,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品质。同时,保障旅游景区的供水、排水和防洪安全,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例如,在XX县的堰河乡村旅游区,通过建设景观水系和生态湿地,打造了优美的乡村旅游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完善水利设施助力产业融合。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水利保障。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水利设施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保障园区内企业的生产用水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保障,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水质、水量的严格要求。同时,加强园区内的排水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废水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排放,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条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和发展。二要推动农村电商与水利设施协同发展。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加强农村电商与水利设施的协同发展。在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建设配套的水利设施,保障电商运营过程中的用水需求。同时,利用水利设施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物流运输条件,促进农村电商与水利设施的相互促进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